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日本:抑佛尊皇

  為了保持“神”的形象,天皇有意識的和他人保持距離。即便是日本首相,也對天皇敬畏不已。因“田中奏摺”而在中國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被天皇訓斥後極為惶恐,因此辭職,並在不到三個月後暴死,傳說是被天皇嚇死的。連兇惡的戰犯東條英機,也向別人坦承,自己每次面見天皇之際都緊張得汗流浹背,生怕天皇斥責自己。

  天皇的這種“威嚴”要藉助神秘來保持,有關天皇的報道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曾經有照片因為拍到天皇在笑,便因有損天皇威嚴而被封禁。讓大多數日本人第一次聽到天皇的聲音,是日本投降之際向國民發佈的《終戰詔書》。很多日本人在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那個略帶無力和嘶啞的聲音,就是天皇的“玉音”,同時他們才不無失望地知道,原來自己要為之獻出生命的,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輪金黃色的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徵,而略微帶有一點弧度的長刀,則是武士的象徵。溫軟美麗的菊花,原本似乎和沾染著血腥的武士刀風馬牛不相及。但誰又能想到,正是那菊花指引了武士刀。

  菊花是日本皇室族徽,沉靜、內斂,代表的是美。刀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徵,愚忠、尚武,代表的是勇氣、忠義和名譽。菊花,優雅,刀,冷酷。

  《菊與刀》這本書中寫道:只要天皇下達了命令,日本人就會用“竹槍”誓死作戰,當個人崇拜到了一定的地步,那菊花也會像刀一樣鋒利兇殘,而代表著暴力的刀,更是會失去控制,最終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

  刀很難變成菊花,但菊花卻最終變成了刀。

  這就是為什麼外表謙和的日本人,在戰場上卻兇殘無比的秘密。

  明治維新後,打壓佛教的日本,開始信仰天皇,發動了多次大規模侵略戰爭,幾十年後即遭受最嚴重的果報,1945年3月9日,美軍發動東京大轟炸,投下逾2千噸燃燒彈。東京幾乎被夷為平地,近10萬人死亡,26.7萬幢建築付之一炬,這是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將燒焦的屍體清除完畢。幾個月後,又連續遭受兩次原子彈襲擊,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大一次人為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