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古代的高考加分

  鄭女:“我心中的他,沒了!”

  到了明清時期,皮相加分變成了“大挑”。所謂“大挑”,就是將參加會試三科不中的舉人集中起來,不考文章,考相貌。而且,考官們還要以“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象形字來對照舉子們的體形、相貌進行品評,多少有點傷人自尊。

  比如“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符合這四字,就可能獲得加分重新被錄取。後四個字,“身”代表不正,“甲”比喻頭大體小,“氣”則一肩高聳,“由”則頭小體大。沾上其中任何一個字,捲鋪蓋回家。

  人長得醜,就一定沒有治國才能?大家恐怕都會想到一個反例:宰相劉羅鍋。不過,電視劇裡是戲說,歷史上的劉墉並不駝背,人家一步步從秀才、舉人到進士,就算不帥,起碼也是大眾相貌。如果是駝背,光靠“官二代”的身份,怕是沒法做官。倒是評劇《徐九經當官記》比較靠譜,徐九經考中狀元,因四肢不稱、五官不美,被扣“皮相分”,在官場拼了二十多年,清廉官聲震天響,卻始終只能混基層。

  “口語加分”

  和現在一樣,普通話標準的人,面試時總能獲得額外的青睞。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時期,疆域都不小,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學子們來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調自是難免。如果一個士子在殿試時面對皇帝問策,嘰裡咕嚕說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聽不懂,前景自然暗淡;反之,一口字正腔圓悅耳動聽的“普通話”,皇帝一高興,得到加分也正常。

  當然,古代的“普通話”不僅取決於皇帝自己的方言、或者皇帝建都的地方,也取決於當時掌握大量資源的社會主流群體說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