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順治年間:科舉的主考官全部被處死

  四月二十三日,順治皇帝在太和門親審其餘各要犯,把應處死的25人痛加申斥之後,“俱從寬免死,各責四十大板,流徙尚陽堡”。這算法外開恩了。順治帝還放出狠話:“自今以後,凡考官士子,須當恪遵功令,痛改積習,持廉秉公……如再有犯此等情罪者,必不姑宥。”就是說:從今以後,考官考生們都給我規規矩矩的,再有類似事件,看我怎麼收拾你!

  “摁倒葫蘆瓢又起”,剛過半年,江南鄉試又出了亂子。順治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有給事中陰應節參奏說:“江南主考官方猷等弊竇多端,……物議沸騰。”因為順治帝處置“北闈”鄉試科場案的怒氣未消,現在又聽到這個消息,更是火上澆油,怒不可遏。立即傳旨:“方猷等經朕面諭,尚敢如此,殊屬可惡。方猷、錢開宗並同考試官,俱著革職。”並下令綁了主持“南闈”的全部考官入京。

  這次丁酉科江南鄉試,正考官為翰林院侍講嚴州人方猷,副考官為翰林院檢討杭州錢開宗。放榜以後,取中舉人120名,雖得中的多是江南名士,但取中的舉人裡,不少是賄賂考官而取得的。所以兩江的議論譁然,以致造成“群體事件”。發榜時,就有些落第考生攔住考官怒罵。兩主考在考試結束回鄉之時,船過常州、蘇州,又有大批士子追著船大罵,甚至向船上投擲磚瓦。落榜的士子們怒不可遏,群集在貢院門前,有人還在門上貼了“大字報”:“孔方主試合錢神(暗指考官方猷和錢開宗),題目先分富與貧(科題取《論語》中‘貧而無諂’一詞),金陵自古稱金穴,白下於今中白丁。”內有一人將門上“貢院”兩個大字的“貢”字中間加了一個“四”字,改成了“賣”(賣字的繁體);“院”字用紙貼去“阝”變成“完”字,“貢院”變成了“賣完”(賣完)。諷刺堂堂選取人才的貢院,竟成金錢交易的汙穢之所。這時江寧書坊店裡還刻了一部傳奇,叫《萬金記》,以方字去一點為萬,錢字去一旁為金,影射方、錢二主考,極盡“萬”、“金”二主考暗通關節、受賄賂的種種舞弊醜態。著名戲曲家尤侗又作了一部傳奇名《鈞天樂》,也是說考試行賄買通關節之事。《鈞天樂》這本書一直流傳到京都,而且鬧得滿城風雨,令順治帝大為光火。

  順治十五年二月庚戌,順治帝在中南海瀛臺,又親試該科江南考中的正副榜舉子。和上次親試的情景差不多,每個舉人都身帶刑具,由護軍營的軍校持刀監視,戒備森嚴,如臨大敵,不像考場,倒像刑場!皇帝以春雨詩五十韻命題,結果,只有吳珂鳴三試皆優,文列第一,當了解元,准許參加當年殿試。餘者,74人准許參加下科會試,24人罰停會試,24文理不通,革去舉人。此案的審理一直延續到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