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晉武帝為他淚目而冰!

  更有甚者,他實行以道德感化來征服東吳將士的攻心之策,大巧若拙,誠信至上,不僅互通信使,還有禮物往來。應該說,這個戰略思想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無疑是對的,實踐中也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非常容易被別人扣上通敵的帽子,這也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一個罪名,因為你手握重兵,而皇帝又不經常和你在一起,他也常常是難辨別真假,眾口鑠金,後果往往很嚴重。可是,羊祜不管這些,“苟利國家生死與,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個危險的政策,他一直實行到死。

  公元278年,羊祜病逝。朝野聞之,無不大慟。據載,晉武帝披麻戴孝扶棺痛哭,淚水在臉上都結了冰。荊襄各地,一片哭聲。東吳的戍邊將士,也都暗中垂淚。羊祜生前,喜遊峴山,襄陽各界便在山上為他建廟和立碑,按時祭祀。

  每逢來到此處,都忍不住失聲落淚,後人遂把此碑稱為“墮淚碑”。荊州人為了避羊祜的名諱,還把房屋的“戶”都改叫“門”。

  羊祜曾經對自己的兒子說過這樣的話:“人臣樹私則背公,是大惑也。”

  在給堂弟羊琇的信中他這樣說:“疏廣是吾師也”。應該說,這就是他的肺腑之言,他的一生也正是這樣做的。可以說,羊祜的“不合時宜”,為的都是國,都是民,而唯獨沒有他自己。正因為如此,他死後才會那麼深入人心、那麼讓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