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越語的拉丁拼音化

  從漢代到唐代,越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雙豐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在越南紮根比朝韓早,比日本更早。正是這段“北屬時期”,使越南在整個中南半島獨樹一幟,其餘國家都屬於印度文化圈,唯獨越南屬於中華文化圈。

  中國的漢字,被越南人使用了兩千年,因而今天所有的古代文獻,全部都是漢字文獻。所有的典籍都是漢字典籍。中國的文化藝術,大量滲透進越南的文化藝術。中國的《四書》、《五經》,曾經是越南人的教科書,哺育了無數的越南讀書人。科舉考試曾經是越南寒士,改變個人命運的進身之階。同樣信奉佛教,讀漢字佛經的越南僧侶,就自以為比鄰國讀梵文佛經的僧侶,高出一等。

  直到今天,越南人身上仍有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與印度文化——包括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相比,越南人更加富有進取精神,更加刻苦耐勞,更加崇尚節儉,和中國人更加息息相通。

  在50年代的蘇聯,越南留學生和中國留學生一樣成績優異;在美國,越南移民和中國移民一樣致富成功。兩國人民的思維方式極為接近,有太多共同的成語典故、倫理觀念和哲理思想。越南人民對《三國》、《水滸》、《西遊》、《紅樓》、《金瓶梅》同中國人民一樣熟悉。對許多事務,中國人作何反應,越南人也同樣作何反應,不管是對還是錯。

  值得慶幸的是,“北屬時期”結束,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影響並未結束。從968年到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前,越南歷代君主一直到中國皇朝,保持著藩邦與宗主的關係,年年上貢,歲歲來朝。從宋朝到清朝,中越兩國發生過七次戰爭,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是越南內亂,求天朝上國發兵,協助平亂;二是越南北犯中國,遭到自衛反擊;三是中國南伐,此事發生在宋末元初,蒙元大軍為迂迴攻打南宋而來,事成而退,並不佔領一寸領土。直到清代,阮文惠推翻後黎政權,還由乾隆冊封為“安南國王”。

  然而越南又是中華文化圈中,除新加坡外,唯一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法國殖民主義者佔領了越南。不過平心而論,拉丁文字取代漢字,卻非武力所致,而一場和平競賽的結果。

  早在16世紀,西方傳教士就陸續進入越南,儘管在廣大越南人民中,天主教至今也沒有取代儒家學說的地位,但漢字卻實實在在地被拉丁拼音文字所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