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德裔貴族曾空降希臘當“債務國王”

  這時候的希臘因經歷連年戰火,已是破敗不堪,英、法、俄三國經過商議,批准了6000萬瑞士金法郎的“紓困款”,交給路德維希一世。這筆錢實際上是銀行家埃納德墊出的。

  隨後,巴伐利亞大大方方地送出奧托王子,並置辦了一筆慷慨的“嫁妝”:一個龐大的管理團隊和整整3500名德國兵———當時希臘正規軍還不足3000人。這個龐大的隊伍搭乘英國軍艦,浩浩蕩蕩開進希臘。

  “債主國王”產生希臘情結

  奧托1815年出生,1832年即位為希臘國王奧托一世時年僅17歲,而那個由3個德國人組成的“團隊”,號稱“三個攝政王”,是幫著列強、德國人和瑞士債主看債的,他們執政的主要思路就是加重稅收,好向歐洲“債主”們還債,然後再借更多外債,應付龐大的行政開支。

  1835年,奧托一世開始親政,可這個“空降”的希臘王國,依然是“德國味”十足的“債主王國”:國王是德國人,王后也是德國人,首相、國防大臣和將軍幾乎都是巴伐利亞人。

  甚至,希臘的法律也是德國人訂的,支柱產業———葡萄酒和啤酒由德國人壟斷,建築師、律師甚至希臘人引以為傲的藝術家,也多是德國人。

  一些內閣職務,如外交大臣,表面上是希臘人在擔任,實際上還是德國血統。

  希臘人辛辣地把這個“希臘王國”稱為“巴伐利亞債主朝廷”。

  隨著奧托一世逐漸成長,他開始產生“希臘國王情結”:他經常穿著希臘民族服裝到處走,努力讓希臘人覺得他是“希臘人的國王”(這是和約嚴格禁止的,他只能稱“希臘國王”)。

  正因如此,1843年希臘爆發“9·3革命”,德國顧問和部長們大多被希臘人趕走,當年獨立戰爭的領導者們紛紛當上部長、大臣,可這位德國裔國王卻留下了。這時又發生一件大事,讓奧托一世一下子從“債主代表”變成了“本土國王”。

  1850年,希臘發生騷亂,一個名叫帕西菲科的猶太商人在雅典的產業遭到搶劫。由於他出生在英國的領地直布羅陀,屬於英國國民,在英國軍隊的支持下,他向希臘漫天要價,英國首相也一度派艦隊封鎖比雷埃夫斯港。

  奧托一世強硬抵制,最後在法國的調停下豁免了大部分賠款,這一舉措贏得許多希臘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