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抗日戰爭時期的德國曾任調和中介

  南京失陷後不久,陶德曼又到漢口會見了蔣介石。他聽到了國民黨政府決定派孫科到莫斯科簽定中蘇同盟條約的消息,於12月13日訪問了蔣介石的“智囊”張群,探聽虛實。張群陰陽怪氣地說:“是有這麼一回事,但你見過委員長後,委員長已命孫科暫緩啟程。”陶德曼立即將此面消息及中國人心傾向蘇聯的有關情況報告了德國外交部。

  其實,自中日交戰以來,蘇聯即於8月21日與中國簽定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派志願空軍人員援華,蘇聯對中國的戰略物資援助,也比西方任何一國多。

  但是,此時國際反法西斯陣線尚未組成,西方國家正準備犧牲中歐幾個小國來交換希特勒出兵進攻蘇聯,而希特勒也正勾結日本共同對蘇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的主要力量要擺在歐洲對付德國,不可能進一步締結中蘇攻守同盟條約,直接捲入和中日戰爭的漩渦。

  因此,關於中蘇同盟的風聲,是蔣介石放出來的煙幕,用以刺激德國,使之加緊調停中日戰爭的步伐。12月26日,陶德曼將日本所提的新條件轉達給蔣介石,蔣推託有病,叫他的老婆宋美齡和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代接見。但在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巨大壓力下,蔣介石不敢接受這些條件。張群曾向蔣獻策說:“和必亂,戰必敗,敗而後和,和而後安。”

  他的意思是說,如果過早地投降日本,必將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政府可能因此倒臺,不如暫時“抵抗”一下,打得河山破碎後再講和,就可以取得人民的諒解而相安無事了。因此德國的第三次調停又告失敗。

  1938年1月16日,日本首相近衛發表第一次對華聲明,“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為中日和談之對象,中日問題絕無第三國調停之可能”。砰地一聲,把中日“和平之門”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