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鋤禾日當午”被張冠李戴?

  那麼,《鋤禾》的作者究竟為誰?

  《北夢瑣言》的作者孫光憲,生於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卒於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而《唐詩紀事》的作者計有功,史書記載其生卒年代不詳。但史書中記載了他中進士的時間為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據此可大致推測,孫光憲生活的年代距李紳(772年~846年)不過50年左右;距聶夷中(837年~?年)也應該不過10年左右時間。從時間上來看,孫光憲《北夢瑣言》中的記載可能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

  從記載上來看,《北夢瑣言》內容所記為晚唐五代事,題材豐富,包括政教禮法、文壇軼聞趣事、民間風情習俗,等等,因為作者孫光憲為晚唐五代人,當代人記當代事,較能自然忠實呈現當時的樣貌,王文才在《蜀杌校箋序》中曾說:“五代雜筆,首推《北夢瑣言》。”許多研究唐末五代的學者在述及歷史、政治、文學乃至風土人情時也常提及《瑣言》這本書,如《太平廣記》、《資治通鑑》、《舊五代史》、《十國春秋》等都不同程度援引《瑣言》中的資料,或補其缺,或資考訂,可見《瑣言》是一本史料價值極高的筆記。而計有功《唐詩紀事》的成書印製,卻大有周折,並非計有功親自所為。

  《唐詩紀事》最早的刻本是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王禧刻本。而據王禧自序雲,他在客中邂逅計有功之子,“因得是書,立命數十吏抄錄,其間不能無魯魚亥豕之誤”。

  因而後來據王禧本翻刻的《唐詩紀事》的其他版本,其中的脫誤舛錯也就難免了。明代學者胡震亨(1569年~1645年)在其《唐音癸籤》中就曾指出他多處張冠李戴的錯誤。

  綜合各方面來看,或許聶夷中才是《鋤禾》的真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