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明朝各史書是怎麼書寫朱元璋身世的?

  道人回答說:“這是大丹。你若要,給你一粒。”陳氏用手接過大丹,一不留神,竟然情不自禁地把它吞了下去。她吞下大丹後,那個道士卻忽然不見了。不久,陳氏就生了一個男孩,就是朱元璋。傳說朱元璋出生的時候,自東南飄來一股白氣,貫穿房屋,奇特的香味瀰漫在整個屋子裡,歷經一夜都沒有散去。

  另一本叫做《龍興慈記》的書上說:朱元璋誕生時,本來位於路西的二郎神廟竟然搬了家,搬到路東數十步之外靠近河邊的地方。於是,他母親就抱了新生兒到河中洗澡。這時,水中忽然漂來了一方紅羅,他母親就拿這方紅羅做了嬰兒的襁褓。後來,那漂來紅羅的地方就被叫做“紅羅障”。這本書上還附會說:朱元璋誕生時,屋上紅光燭天,於皇寺(後改稱皇覺寺)僧人遠遠地望見了,都驚疑是發生了火災。第二天早晨一打聽,才知道是有一個孩子出生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後十年,又遷到了鍾離之西鄉,後又遷到太平鄉縣孤莊村。關於朱元璋少年時的事兒,也有一些逸聞:朱元璋小時候跟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靠替人放牛過活。有一次,嘴實在太饞了,就把東家的牛犢給殺了,然後大夥兒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後怎麼辦呢,朱元璋想了個辦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進地裡,騙東家說:“地開裂了,小牛陷進去了!”

  東家跑過去拽住牛尾巴,結果牛尾巴真的往地裡鑽了,東家見狀,無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話,沒讓他賠償牛犢。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玩拜皇帝的遊戲。他們拿車輻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籃子做龍椅。然後,大夥兒輪流做“皇帝”,坐上“龍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過,奇怪的是,當其他人坐上籃子的時候,都坐不穩,沒幾下就摔下來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時候卻穩穩當當的。大夥兒見狀,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著“笏”參拜他。從此以後,朱元璋在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雖然這些傳說不免有附會或神化的地方,但還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時候要比一般孩子聰明、頑皮。

  朱五四夫妻,對這個叫重八的小兒子寄託了很大的希望,但望子成龍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如果他將來能夠治點產業,過上吃得飽、穿得暖的小康生活,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朱元璋的母親曾經對丈夫說:“人家說我們家要出貴人。現在看來,我們家其他兒子混得都不怎麼樣,沒什麼產業,難道所謂的貴人,會是重八?”

  對於一個封建皇帝來說,難能可貴的是朱元璋並不想掩飾他卑微的身世,他在《御製皇陵碑》中關於自己身世的坦白敘述正顯現了他的胸襟,而這也是他留給子孫最寶貴的財富。儘管朱元璋的子孫中出了很多不孝之人,明朝國祚還是延續了二百七十七年。至於其中的原因,我們不難從朱元璋當年的敘述中找到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