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美西戰爭的導 火索

  慘劇發生的第二天,美國海軍部長西奧多羅斯福誓言追查爆炸原因,美國總統麥金萊則命令緊急組成一個海軍調查團前往調查。以威廉桑普森為首的調查團於2月21日開始調查工作。西班牙對“緬因號”事件也很重視,西班牙的古巴總督布蘭科曾向美國要求兩國聯合調查查明真相。在一封電報中,西班牙殖民地事務大臣莫雷也明確要求布蘭科盡一切可能來證明“緬因號”事件不是西班牙人所為。但美國人沒有理會西班牙的要求。

  桑普森調查團的成員基本上都是美國海軍人員。他們向倖存者和目擊者問詢,派一些海軍潛水員潛入水底去搜尋證據。有些證人提到聽到了相隔幾秒的兩聲爆炸,他們認為前一次是水雷,後一次是水雷引發了“緬因號”的彈藥庫爆炸。3月25日,桑普森向美國海軍部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藏在海底的水雷是“緬因號”爆炸的原因,但是無法查清誰埋下了水雷。有人認為水雷可能是故意埋下的,也可能是從別處漂流過來的。至於是誰幹的這件事,有人猜測可能是想挑撥美國與西班牙矛盾的古巴起義者,也可能是對美國干涉古巴事務非常憤恨的西班牙人,或者是西班牙政府。

  海軍調查報告讓美國輿論沸騰了。利益混合著痛恨,即使沒有確定埋下水雷的元兇,大多數媒體已經開始掀起了對西班牙宣戰的宣傳浪潮,很多人傳播“牢記‘緬因號’,讓西班牙下地獄!”的口號,很少人關注美國政府十分精明地利用了“緬因號”事件作為對西班牙宣戰的絕佳藉口。隨之,美西戰爭爆發。經過3個月的戰爭,美國大獲全勝,西班牙被迫把菲律賓、波多黎各和關島割讓給美國。

  戰爭結束不意味著“緬因號”爆炸的原因塵埃落定。人們發現,在戰爭中繳獲的西班牙官方文件中,沒有找到任何西班牙官方刻意炸燬“緬因號”的證據,反而發現西班牙人也曾開展過調查。西班牙人的調查結果認為,“緬因號”爆炸有幾個因素需要注意:一是如果是水雷爆炸應當看到沖天的水柱;二是當晚風平浪靜,如果用水雷只能用電線電起爆,但是現場沒有發現任何電線;三是一般水中的爆炸會炸死很多魚,但是現場沒有看到死魚;四是一般水雷炸船很難引起彈藥艙爆炸,而這次爆炸的彈藥艙緊挨著煤艙。但是,當時由於美國的壓力,西班牙的這份調查報告根本就沒有能夠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