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赫赫有名的五郎張易之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坐客無勞起,秦簫曲未終。

  張易之是唐代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詞。初以門蔭遷為尚乘奉御。他能夠受寵,全賴他的弟弟張昌宗大力推薦。而張昌宗最初系太平公主所發現,太平當時喜不自勝,不願自秘,獻於武后。武后發現女兒所說關於張昌宗的話絲毫不錯。當夜封張昌宗為飛旗將軍。這時張昌宗向武后這個老淫婦透露他有一個大哥,善制春藥,服之使人返老還童,對床上功夫造詣極深。

  武后把張易之召來,試之,覺得張昌宗所說確係句句實言。到後來,張易之被封為“恆國公”,在王宮裡號稱五郎;張宗昌被封為“鄴國公”,在王宮裡號稱六郎。

  張易之在滿足武則天的基本慾望的同時,也充分發揮了醫藥學家和美容專家的特長。他最擅長的技能之一就是煉製春藥,武則天經過長期服用,不僅皮膚恢復彈性,許多白髮變回黑色,而且在六十九歲時,又生了一顆智慧齒。在七十六歲時,也許是張易之真的回春有術,武后脫落已久的兩眉又重新生出。估計吃的再猛些,就是生出鬍鬚來,也不足為奇的。

  由此可見,春藥對女子的美容有著極其肯定的功效。那是否可以把春藥列為護理性化妝品,在化妝品拒臺銷售呢?再根據現在流行的醫藥改包裝成醫療器械的做法,推而廣之,整個的成人用品店完全可以放在各大商場的美容用品區,等同於化妝品銷售了。

  除了為中國古代的醫藥學和美容研究作貢獻,張易之與他兄弟張昌宗、張昌儀三人還都是“美食家”。據張鷟《朝野僉載》:“張易之為控鶴監,弟昌宗為秘書監,昌儀為洛陽令,競為豪侈。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取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裡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昌宗活攔驢於小室內,起炭火,置五味汁如前法。昌儀取鐵橛釘入地,縛狗四足於橛上,放鷹鷂活按其肉食,肉盡而狗未死,號叫酸楚,不復可聽。易之曾過昌儀,憶馬腸,取從騎破脅取腸,良久乃死。”(朝野僉載》記載,唐代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都是虐食的熱衷者。兄弟倆互相比賽,看誰在虐食上更有創意。

  張易之的發明是在鐵籠內放置多隻鵝鴨,鐵籠周圍燒上一盆盆火炭,鐵籠內一個銅盆煮著滾開的五香調料汁,鵝鴨受不了炭火的煎熬,就在鐵籠裡亂竄,渴了就喝滾燙的五味汁。就這樣,外面火烤,裡面汁燙,不用多長時間,整隻鵝鴨就被烤熟,羽毛脫盡,熱騰騰,香噴噴,端上桌來,大家群起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