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赫赫有名的五郎張易之

  張昌宗則把鵝鴨換成小驢:他將驢子拴在小屋裡,四周擺滿火炭,銅盆內盛滿滾燙的調料汁,小驢外烤內燙,直至活驢內外烤熟,這時,食客拿個碟子,愛食哪個部位,就自己動手割而食之。

  有一天,張昌宗來看望哥哥,說起馬腸好吃,張易之隨即從馬廄牽過一匹馬來,用快刀在馬肚上切開口子,伸手入馬肚掏出馬腸割下煎炒而食,那馬疼得大嚎,過了好長時間才死,哥倆卻直說馬腸果然好吃。

  此外,張易之還是個頗有孝心之人,不僅為他媽建造豪宅,陳設豪奢之至,而且還十分關心他媽的生理健康,把英俊不亞於他的鳳閣侍郎李迥秀介紹給他媽作情人。而據野史所言,其母醜陋不堪且尚有口臭,李迥秀自然不勝其苦,於是終日飲酒無度,“昏醉是常,頻喚不覺。”(唐·張鷟《朝野僉載》:“張易之為母阿臧造七寶帳,金銀、珠玉、寶貝之類罔不畢萃,曠古以來,未曾聞見。鋪象牙床,織犀角簟,鼲貂之褥,蛩虻之氈,汾晉之龍鬚、河中之鳳翮以為席。阿臧與鳳閣侍郎李迥秀通,逼之也。同飲以碗盞一雙,取其常相逐。迥秀畏其盛,嫌其老,乃荒飲無度,昏醉是常,頻喚不覺。出為衡州刺史。易之敗,阿臧入官,迥秀被坐,降為衛州長史。”)。

  張易之幹練精悍,才貌雙全,弟弟張昌宗生得迷人。二人之中選其一的確很難,不過倒無須乎選擇——武后可以同時要兩個。武后現在有青春,有美,有快樂,所以她始終不肯讓張氏兄弟離開她眼前,因為沒有二張武則天是活不下去的。可惜,這麼有才的情人,卻因為恃寵逞威,後來到了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重,大臣崔玄、張柬之等起羽林兵迎中宗李顯復位,他們兩兄弟都被殺死在“迎仙院”了。老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把他倆又肥又白像羊脂似的肉,一塊一塊割下後,用火烤著吃,就像豬的脂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