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八戒取經竟比唐僧還早?

  于闐是天山南路南道的東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經由此地傳到我國內地,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兩個派別,大乘在西域雖廣為流行,但于闐國王卻尊小乘為正統,朱八戒在於闐抄錄《大品般若經》的梵本,朱士行留居在於闐國,潛心抄寫佛經,一共抄寫了九十章,六十餘萬字。後再欲派遣弟子弗如檀(于闐人)等十人將該經送回洛陽,于闐國的小乘信徒卻橫加阻撓,將《大品般若經》誣衊為外道經典,因此國王不許弗如檀出國。

  這件事令朱八戒憤慨不已,所以主張以燒經為證,誓言道:“若火不焚經,則請國王允許送經赴漢土。”說完就將《大品般若經》投入火中,真經不怕火煉,火焰即刻熄滅,整部經典卻絲毫未損。

  于闐國王只好同意弗如檀等人出國,弟子弗如檀終於在公元282年將該經送回洛陽,而也是這一年,朱八戒在於闐圓寂,享年八十歲,于闐沙門為其斂骨,鑄成舍利塔紀念。

  元康元年(291年),無羅叉、竺叔蘭等人將佛經翻譯成漢文,更名為《放光般若經》。

  朱士行作為中國第一位受戒剃度出家的僧人,獨自一人徒步去西域求取真經,比後來的唐玄奘早了300多年,只不過由於年齡和體能的原因,到了西域,而沒有到達天竺,而且由於法號“八戒”太經典,導致後來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時,借用了他的名號和取經經歷,創作出了豬八戒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在看《西遊記》的時候,不要忘了豬八戒背後真實原型朱八戒的人生經歷。

  歷史上的朱八戒是中國第一位出家人!第一位去西天取經的人,是一位讓人仰望的大德高僧!

  我們要記住,八戒的功德比唐僧高多了!唐僧給八戒端茶遞水還差不多!

  佛家八戒: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