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二戰中著名的“島嶼換軍艦”協議

  當年1月,美國財長摩根索向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證實說:“為了籌款償付過去的訂貨———他們(英國政府)已同意在以後12個月內把英國公民在美國擁有的美元財產、不動產和證券全部售出。”

  通過貌似慷慨的《租借法案》,美國在經濟上完成了對英國敲骨吸髓的壓榨。

  剝削英國的實際經濟利益,還不能滿足美國的胃口,美國人更想要瓦解英國自一戰之後賴以與美國抗衡的“帝國特惠制”系統。這項工作是從美國開始考慮親自參戰時開始的,最終也以美方的完勝告終——1941年8月,英美簽訂《大西洋憲章》,憲章第三條規定“他們(英美)尊重所有民族選擇他們願意生活於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權利;他們希望看到曾經被武力剝奪其主權及自治權的民族,重新獲得主權與自治”,第七條則說:“他們希望促成所有國家在經濟領域內最充分的合作,以促進所有國家的勞動水平、經濟進步和社會保障。”誰都不難看出,這兩個條款正是美國在一戰後提出的“民族自決”和“貿易自由”兩項原則的翻版,這些條款曾經被英國極力反對過。

  條約已簽訂,說幹就幹的美國人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在貿易方面,越過貿易壁壘的美國商品在全球排擠英貨,戰爭結束時,英國商船總噸位由名列世界第一降至美國的三分之一。而美國商品輸出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中所佔比重從1937年的12.8%上升到1947年的32.4%,成為世界最大商品輸出國。

  在政治上,為了讓英國永遠喪失再搞“帝國特惠制”的希望,美國以民族自決為旗號堅定地開始執行對英帝國肢解工作。對於《大西洋憲章》中民族自決的條款,丘吉爾事後曾試圖將其解釋為僅適用於從軸心國桎梏下獲得解放的歐洲國家,但美國政府卻決意將英國殖民地包括在內。尤其是對於英國在東方的最大利益中心印度,美國幾乎是強迫著英國接受了當地獨立主義者在戰爭結束後獨立的要求。

  對於美國壓榨英國的種種手段,丘吉爾曾經在開羅會議對羅斯福露骨地示威,稱英國雖不想要得到任何新的領土或基地,但打算保持他們原來所有的一切,還放言“不通過戰爭,就不能從英國奪去任何東西”。

  然而,丘吉爾沒有認識到的是,美國確實是在通過戰爭奪取英國作為霸權國家的所有東西——只不過在這場戰爭中,這位掠奪者是以英國盟友的面目出現的。

  英美之間霸權的交接,曾經被不少人奉為世界史上一個罕見的特例,認為它為後世大國之間和平解決此消彼長所帶來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範式。然而,當我們透過兩國盟友表象去追究這場興替的實質,卻發現兩者交替依然是通過戰爭實現的。

  也許正如丘吉爾所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在平靜中接受霸權衰落的現實,任何帝國的解體都是戰火炙烤下做出的無奈選擇,這的確是“大國的悲劇”,也是屬於人類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