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誤天下蒼生者——王衍!

  胡三省評價為:“史言羊祜有知人之鑑,為(晉)懷帝時王衍誤國亡身張本。”

  王衍聰明秀美,在其小時候,山濤見到他後,感慨良久便說道:“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寧馨兒是晉宋時的俗語,意思是“這樣的孩子”;後用作對孩子的美稱。

  唐代張謂有詩句:“家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

  清朝趙翼亦有詩句“漫有床前阿堵物,也多膝下寧馨兒”等。

  他喜談老莊,名重當時,擁有大批鐵桿粉絲,但他“宅心事外(即在其位不謀其政)”,經常信口雌黃,晉朝孫盛《晉陽秋》有如此記載:“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他沒有政治原則,貪生怕死,更無節操,是個典型的趨利避禍的現實主義者。王衍的小女兒是晉惠帝太子司馬燏的王妃,當司馬燏被賈后廢為庶人幽囚在金墉城之後,王衍趕緊上表要給女兒離婚以逃避災禍,後來太子被遷至許昌的時候,派人給王妃送去一封“自陳誣枉”的書信,結果王衍根本不敢往上呈報。趙王司馬倫斬殺賈謐與賈后等人後,也認為尚書令王衍“備位大臣,太子被誣,志在苟免”而“禁錮終身”,就是永久取消他以後出仕為官的資格。311年,王衍奉送太傅司馬越的靈柩還葬東海的途中,被石勒俘虜,當石勒追問他晉朝衰亡的原因時,王衍卻聲稱國家大政方針不是他所能決定的,自己從小就沒有從政當官的願望,並勸石勒稱帝,“冀以自免”。

  他假公濟私,把個人及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306年12月,晉懷帝即位,以尚書左僕射王衍為司空,次年11月便任命王衍為司徒。王衍便利用手中的權力任命他的親弟弟王澄為荊州都督,又任命他的族弟王敦擔任青州刺史。並同時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為三窟矣。”

  王澄驕奢無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王敦就是那個後來在東晉謀反攪亂整個國家與社會的安定。王衍將自己的兩個弟弟如此安排,就是在政治上謀自己利益的最無恥的舉措,所謂“狡兔三窟”而能隨時隨地脫身避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