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誤天下蒼生者——王衍!

  他與他的弟弟王澄“喜歡題品人物,舉世以為儀準”。歷史上有“王夷甫識石勒”這個典故,石勒十四歲的時候,到洛陽去販賣,“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謂將為天下患”,認為石勒與眾不同,將會禍亂天下。但王衍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落到石勒的手上,儘管他一再推卸責任而“冀以自免”,但石勒早就聞其名了,石勒毫不客氣地指出:你年輕時就名揚四海,身居重任,怎麼能說你沒有從政的願望呢!禍亂天下,不是你還會是誰!當天夜裡,石勒派人“排牆殺之”即推倒屋牆壓死王衍等人。

  王衍容貌“整麗”,玉手纖纖,又妙於談玄,為天下士林萬人所矚目。既是名士,就不能給人留下貪財的口實;“舉卻阿堵物”只是說給人聽的、做給人看的,絕不意味著王衍不貪財不貪權。他只是厭惡妻子的“貪濁”,只是厭惡妻子的俗氣而不高明,厭惡妻子將“聚斂無厭”掛在嘴上寫在臉上,因為如此拙笨的妻子與一個名士妻子的身份懸殊,一個名士的妻子哪能讓丫鬟整天用個竹筐子去拾取狗屎豬糞呢?王衍恨不得對妻子說: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他看似沒有一定的政治原則,其實他的“狡兔三窟”的安排就意味著將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就是他的政治原則。在太子司馬燏隨時面臨著可能被廢殺之時,他並未盡到一份為官的責任,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將自己脫於干係,甚至上表請求自己的女兒能與太子離婚。在被石勒俘獲的時候,除了推卸責任之外,還無恥地勸勉石勒趕緊稱帝,這就不再是趨利避害了,而是氣節全無了!

  難怪他的堂舅羊祜與重臣石濤對他作出那樣的評價與預言了:誤天下蒼生者,王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