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轉房婚”大唐公主歷嫁祖孫三代

  此外,鹹安公主對於維護雙方的等價絹馬貿易,也功不可沒。據《辭海》記載,“回紇與唐馬絹交易,以馬價折絹,名為馬價絹。”原來,回鶻以曾助唐平定叛亂有功為恃,“屢遣使……來市,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馬價明顯高於市場價格,且回鶻“得帛無厭”,一次“動至數萬馬”,而唐朝卻“得馬無用”,等於白送絹帛。回鶻馬成為唐朝財政上的一大沉重負擔,以至於“朝廷甚苦之”(《舊唐書·回紇傳》)。後來,馬絹交易趨於平等。

  《舊唐書·回紇傳》記載“貞元六年六月,回紇使移職伽達幹歸蕃,賜馬價絹三十萬匹”中的“賜”字,說明回鶻馬的價格確實降了下來。這無疑是鹹安公主出面周旋的結果。

  對此,白居易寫《陰山道》詩來詠贊她:“鹹安公主號可敦,遠為可汗頻奏論。元和二年下新敕,內出金帛酬馬直,仍詔江淮馬價縑,從此不令疏短織。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授金銀與縑彩。”

  元和三年(808)二月,鹹安公主魂歸天堂。把責任放在肩頭上,把痛苦放在心裡面,鹹安公主在回鶻生活了二十一年,先後經歷了三次“收繼婚”風俗的折磨,可以說,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唐朝與回鶻的和親友好事業。鹹安公主去世後,唐憲宗“廢朝三日”,並冊贈其為燕國大長公主,諡襄穆,也稱燕國襄穆公主。

  白居易也再次用“禮從出降,義重和親。承渥澤於三朝,播芳猷於九姓。遠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實賴肅雍之德”(《祭鹹安公主文》)的誄文,對其和親回鶻的歷史功績給予了高度頌揚。鹹安公主死後葬回鶻,是唐朝唯一一位沒有葉落歸根的正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