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名妓董小宛與董鄂妃非同一人

  而要到董小宛去世後,董鄂妃才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事實上,可以稱之為“董鄂妃”的女子共有三位,年長的一位是皇子福全的生母寧愨妃、還有一位是本文主人公的堂妹,她被稱為“小董鄂”,封號是貞妃。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貞妃與端敬董鄂氏的關係要更為親密。

  廣為人知的那位董鄂妃是清廷內閣大臣鄂碩的女兒,閨名暫不確定。她本來是順治異母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嫡福晉(正式妻子),本來是可以以此貴婦人的身份,平平安安、養尊處優地渡過一生的。但是上天另有安排:皇帝大伯愛上了她。襄親王為此羞憤而死。董鄂氏服喪剛二十七天,順治帝便召她入宮,立為賢妃。這時順治十九歲,董鄂氏十八歲,時間是順治13年(1656年)。立為賢妃後僅僅一個月零三天,她又被破格晉封為皇貴妃。

  而且這一次的破格在整個清王朝的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少年皇帝為冊立皇貴妃居然下令大赦天下。可見按照皇帝的本意,光讓董鄂氏做皇貴妃都還太不夠了,很應該把皇后的位子也讓她來坐才是。

  郎才女貌,本來倒也是一對佳偶,然而少年親王之死,卻已經註定了這場擁擠的愛情故事將以悲劇結局。

  順治帝一生有十九位后妃。活著成為皇后的兩位都姓博爾濟吉特氏。第一位是順治生母皇太后孝莊的孃家侄女,但是小皇帝認為她“妒嫉”、“奢侈”,加上她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挑選的,所以才兩年時間皇帝和她的緣份就到了頭,她被廢為靜妃。第二年,孝莊皇太后又從孃家接來了三位侄孫女,並將其中一位立為新皇后。但是這位皇后雖然才貌雙全,皇帝仍然不喜歡她。過了兩年董鄂氏入宮,皇后的寶座就更是搖搖欲墜了。

  然而董鄂氏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子。和董小宛一樣,她深切明白自己的身份並非“正嫡”,人生經歷又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從現代人的角度看,此時的董鄂氏只是一個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無法決定婚姻;又在兩個強勢的男性間無力抉擇愛情。然而三百五十年前,十八歲的董鄂氏不但得不到任何諒解,還要獨自承擔著“紅顏禍水”的罪名:活著的皇帝沒人敢說他錯,死去的襄親王更沒有錯,有錯的就只能是她了)。

  從前的襄親王福晉董鄂氏,現在以皇妃的身份重新走進了皇城。然而,在偌大的紫禁城裡生活著的,並不僅僅是愛她的順治帝,還有一群因為她而失去帝寵的女人(在她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外戚家族);還有因為這起愛情事件而失去兒子的襄親王生母靖懿太貴妃;以及同樣因為這個原因而與皇帝母子失和的皇太后孝莊。

  因此,董鄂妃在後宮裡從來沒有恃寵而驕,相反,她生活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當她得知順治帝要找岔二次廢后,是要立自己為後時,反而苦苦為皇后求情,甚至以死相諫。為了表示謙讓,她甚至稱皇后為“母”;皇后生病,她“五晝夜目不交睫”。皇后的族妹悼妃去世,她悲哀得就像是她的親妹妹死去了一樣。對於其它的妃嬪也是如此:恪妃石氏患病,她親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湯喂藥。她還撫養了承澤郡王的兩個女兒和安王的一個女兒,照料這三個小姑娘無微不至,如同親生的一樣。至於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顏觀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無異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廢寢食”;她不干預政治,甚至不肯超越禮制和順治同桌吃飯;但是同時她反覆規勸順治理政要謹慎小心,不可以發佈錯誤的政令累及百姓;秋決犯人時,她流著眼淚請求順治要再三細查案情,不能枉殺無辜;在個人素養方面,董鄂氏的書、畫、經、史、佛學等均有相當的造詣。火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