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清末曾經強推“義務教育” 而不得民心

  說實話,清王朝當時已日薄西山,推廣“強迫教育”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朝廷一開始放話,初等小學堂不收學費,但很快學部就變了卦,要求京城外的小學堂徵收學費,地方士紳趁機攤派學捐。窮家小戶本就指著孩子幹活,沒多少父母有心送孩子讀書,哪裡還架得住各種攤派。隨著朝廷氣數已盡,《強迫教育章程》也就不了了之。

  不遺餘力:巧媳婦難為無米炊,陳獨秀勉力多籌錢

  1912年元月,教育總長蔡元培發佈《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以下簡稱《通令》)。全國的學堂從此全改名叫學校,初等小學上4年,簡稱“初小”,這4年為義務教育階段(那時仍叫“強迫教育”),免收學費,主要開設修身、國文、算術、體操、圖畫等啟蒙課程。

  考慮到當時時局動盪、戰亂頻仍的事實,以蔡元培先生為代表的知識精英要想實現推行義務教育,開啟民智的宏願,實在過於理想主義了。以廣東為例,從1913年—1919年,全省每年的教育開支只有三四十萬銀元,整個業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哪有能力推行義務教育呢?直到1919年,據統計,全省在學兒童只有近17萬人,只佔了適齡兒童總數的5%。“5%”這個數字,彰顯了知識精英豐滿的理想與民國初年文盲扎堆這一“骨感”現實之間的差距。

  1921年,廣州建市,政局略略安穩了一些。當年3月,陳獨秀受邀南下,主持廣東省教育委員會,同時擔任委員的還有廖仲愷、許崇清等名人。這些社會名流雄心勃勃,很快就制定了義務教育分年推進辦法,計劃用六年的時間,在整個廣東逐漸推行義務教育。如果手頭沒幾個銀元,這個《辦法》也難免“紙上談兵”的命運,要說陳獨秀在這方面的“議價”能力還是很強的。1921年,廣東的教育經費開支突破了200萬元。

  之後,隨著政局漸趨穩定,廣東的教育開支不斷增加,到1928年,全省教育開支達到了近千萬銀元,就全面推行義務教育而言,這點錢仍是杯水車薪,但與民初“捉襟見肘”的窘境相比,還是有所改善。經費奇缺的困境略有緩解,師資短缺的問題又擺到了檯面上。當時雖說有教師資格考試,但“無證上崗”的小學教員大有人在。1930年8月,“廣東省立小學教員補習函授學校”掛牌成立,專門招收“無證人員”,每次補習歷時一年,補習內容則涵蓋了教學法、教師管理、兒童心理學等領域,至於一年到底能學到多少,則要看每個人的造化了。

  無奈變通:一年制小學大行其道只求孩子認得幾個字

  真金白銀的投入還是有所效驗的,民國初年,廣州不過只有寥寥幾所市立小學,到了上世紀30年代初,市立小學已增加到80多所,學生總數近3萬人。即便如此,義務教育也不過是“星星之火”。1935年,省教育廳做了個統計,發現全省300多萬名學齡兒童中,只有100多萬人上了學。廣州雖貴為省城,兒童的失學率也高達63%,實在說不上有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