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164章 全國巡考153.5分上岸分享

 所以在職黨必須將戰線拉長,比如準備明年省考就從現在開始籌備,用時間的長度去彌補在職時間的劣勢。 

 02關於行測 

 每年都能看到很多考生和小夥伴被行測拖了後腿,其實行測所有的低分都可以歸根到刷題量的不足,特別是60分以下的,肯定是刷題量的問題。 

 行測的學習無它,就是學會羚羊老師教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點,在眼下公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要全部學會,不能有知識盲點。 

 將行測的課程學完以後就是刷題,量越多越好,我覺得行測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刷題量,其次才是總結。在將近兩年的筆試備考中,我行測總共刷了五萬多道題目(步知app刷4萬6,紙質卷刷了幾十張卷子)。 

 做了很多其他省份的行測題,基本把題庫裡的題全刷完了,所以在全國巡考的過程中能夠適應的很快。最重要的是,大量的刷題提升了我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強化能大大加快我行測的做題速度。 

 以去年河南省考行測舉例子,我將除數量關係以外的題刷完後還剩40分鐘,剩下的時間足夠充裕,讓我有大量時間計算數量題。 

 除刷題量以外,行測的一些做題的小技巧和細節也不容忽視。 

 我們常見的,題幹給的選擇中有絕對詞,如:必須、一定等等,那大概率就是錯誤的,這個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以此舉例子,是說明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小技巧和細節提速,在此舉幾個資料分析題技巧例子: 

 1.審題。先看題目,再帶著問題去看題幹,對於重要數據進行標註。 

 2.做題由易到難。資料分析中最難的題一般設置在第四道或者第五道。 

 問法如:“以下選項中哪項不符合題意” “以下選項中,錯誤的是” ,做題時,將這種最難的題找出來,放到最後做。這種題型比較常見的是放在第五個,但近幾年反套路趨勢比較明顯,這種題型可能會放在第三個甚至是第一個,以此來影響考生時間。 

 所以,碰到順序在第三個時,應及時跳過,將其他四個做完後回過頭來做;如放置在第一個,則從套題第五個開始做起,以倒序的方式做資料分析。 

 至於為什麼放到最後我想很多人都清楚,因為一套題,最難的題目用到的數據很多都是前面算過的,可以減少計算量;反過來說先算最難的題目,得到的數據很難應用到其他小題目中。 

 類似的技巧很多,羚羊老師的課程裡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閱讀能力、計算能力、技巧等能力都可以通過題海戰術和總結得到。 

 所以對於行測而言,刷題量和總結是最重要的,其中刷題是重中之重。 

 03關於申論 

 對於申論,我申論只上過一次70。這次以前,我的申論有不小的短板,就是應用文寫作,在此之前我將主要精力用於學習概括題和對策題,後來證明這是錯的。 

 因為現在應用文寫作比重在不斷提高,我參加考試以來,幾乎是必考題,每次都有應用文,所以導致我之前的申論分數上不去,同時對大作文也缺乏訓練和學習。 

 大作文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塊,高手和小白在大作文上拉十多分的分差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必須系統全面的學習,不能和我以前一樣,挑著板塊學。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考公必須無短板,只有這樣才能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跟著花花系統全面學習,不留漏洞,我覺得70+沒問題。當然也要看考情,如果申論壓分那60以上也是很高的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