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出風塵 作品

第49章 模塊化裝甲

 抽出染血的長矛後,“八角籠”側身閃避了幾發快速彈道步槍射擊,如陀螺般旋轉起來,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儘管遭受了不少打擊,但只有幾塊方形裝甲板脫落。雖然疲憊不堪的“八角籠”裝甲看起來空洞不少,上面佈滿許多方形孔洞,但它憑藉衝破子彈雨的速度,迅速一矛擊毀了步槍。 

 步槍手型機甲並未因失去武器而慌亂,而是立刻用另一隻手拔出了腰間的短劍。“八角籠”由於大部分前衝力都集中在那次長矛衝刺上,也隨之放棄了武器,甚至沒有抽出備用武器就進入了步槍手型機甲的近戰範圍。 

 驚人的是,它在短劍橫掃過來時靈巧地低頭避開,迅速繞到步槍手型機甲側面。面對暴露的側翼,步槍手型機甲只能任由“八角籠”一腳踢向其膝關節,造成了關鍵部位的嚴重損傷。由此產生的失衡使得步槍手型機甲無法有效利用手中的劍。這一瞬間的停頓給了“八角籠”足夠的時間找回一把加熱過的刀具,從背後狠刺對方。 

 短短一分鐘內,兩架機甲紛紛倒下,兩位駕駛員均告負傷。無聲無息間,“八角籠”離開了戰場,深入這座淪陷的城市,繼續狩獵更多的獵物。 

 張志豪從構想中掙脫出來,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基於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他心中勾勒出了改造自己版本“八角籠”的初步設想。他的首次嘗試將是對基礎型號的整體強化,他希望保留“八角籠”原始野性與狩獵本能。儘管這款機甲在能源效率上表現出色,但其裝甲防禦力卻相對不足。因此,張志豪需要重新設計“八角籠”的裝甲配置,並在儘量不影響機甲速度和靈活性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全面改進。 

 張志豪首先拆除了“八角籠”的標準裝甲,一切從零開始。這款機甲的內部結構看起來比常規中型機甲更為纖細輕盈,甚至接近輕型機甲的重量級別。得益於升級後的中級中型裝甲優化技能,張志豪針對裸露的八邊形骨架開發出了幾種有潛力的裝甲方案。 

 如果張志豪儘量使用大塊裝甲板,確實可以提供相當高的防護力。但過多的大尺寸裝甲板也會導致裝甲間的空隙增多,因為不得不讓裝甲貼合度降低。 

 採用小型裝甲板的話,張志豪可以讓裝甲更緊密地貼合內部框架,從而提高變體的機動性。然而,多個小型裝甲板提供的總體保護效果顯然不如單一大塊裝甲板。 

 因此,他花了大約一天時間來草擬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裝甲方案。藉助強化技能,他巧妙地以微妙的角度佈置方形板,確保沒有一塊表面完全平直。這樣一來,在機甲上形成了一種略微令人眼花繚亂的圖案。不同的角度使得機甲在遭受攻擊時能夠更好地分散傷害。但是這也可能將傷害集中在裝甲表面的低窪處。 

 為了解決這個隱藏的問題,張志豪在方形板層下方增加了額外的裝甲。他利用柔性板強化了固定裝甲板之間連接的關鍵部分,這種可彎曲的裝甲可以被塑造成適應任何輪廓的形狀,輕鬆設計出密封貼合的裝甲結構,在頂層裝甲與內部結構之間增加一層保護。柔性板出色的衝擊吸收能力也使得新變體在進行急轉彎或冒險墜落時,對由此造成的損傷有了更強的抵抗能力。 

 系統的工具有助於簡化精細的設計工作,但由於涉及即時判斷,張志豪仍然面臨不少挑戰。為了構思出雙層結構——在較重的方形板層之間夾入薄層柔性板,他花費了兩天的時間。比預期耗時更長的原因在於要保持對新變體單一設計理念的堅持。 

 如果沒有增強專注力和耐力,他很難始終保持清晰的設計意圖。由於x因素目前是他唯一真正擅長之處,張志豪不能忽視這樣一個雖小卻實用的優勢。他希望能提升自己賦予機甲x因素的能力。如果有一款機甲能在x因素方面獲得A+評分,那將會是怎樣的景象呢? 

 “當那一刻到來時,整個銀河系都會為之震動。”張志豪開玩笑地想,“那將是神明的誕生。” 

 儘管如此,張志豪認為這樣的幻想實現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他半信半疑地認為機甲確實具備表現出生命跡象的能力,但他懷疑這並未達到末日場景中所想象的程度。 

 迄今為止,他的最佳成績僅為C-級。這位嶄露頭角的設計師希望他能通過新的“八角籠”變體打破自己的記錄。在確認了自己的動力之後,張志豪再次投身到工作中,進一步細化裝甲方案。目前製作的裝甲略顯厚重,而且他還未設計關節部位的連接件。 

 一步一步地,一款潛行者的形態逐漸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