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爬啊爬 作品

第162章 房玄齡對王剪的考校

 按照以往的慣例,打下突厥後,大唐會在此地建一個都護。

 房玄齡滿意地看著王剪,頻頻點頭。

 “太子殿下和王小兄弟說的都不錯,甚好!”

 他不失褒貶,順帶把李承乾也誇讚起來。

 這次的考校,他看到了王剪的戰略眼光。

 李承乾對於東突厥的瞭解會比較多,是因為平時聽得多了,所以不足為奇。

 而王剪作為一個平頭老百姓,根本沒有多少條件瞭解東突厥的情況。

 還能分析出來,實屬天縱奇才。

 房玄齡像看女婿一樣盯著王剪,越看越滿意。

 考校完,房玄齡的目光瞥到了旁邊桌子上的一疊白紙。

 他站起身,從桌上拿出一張潔白的宣紙,雙手舉起來滿意地打量著。

 房玄齡愛不釋手地摸著宣紙,好奇對王剪問道。

 “王小兄弟,這個宣紙質量如此上乘,你給老夫好好介紹一番。”

 對於馬家莊宣紙的介紹,不涉及到技術機密。

 王剪便大大方方地給倆人介紹起來。

 “房相,宣紙經過馬家莊格物院的改良,像這樣的良品率佔到九成。”

 “而且改良後的宣紙技術,生產週期由原來的一年,縮短至一個月。”

 “按照我們新建的造紙廠規模,紙張的年產值預估五千萬張。”

 “同時,我們改進了紙張的生產工藝技術,使紙張的成本大大降低。”

 房玄齡忽然插話“這種品質的紙張,你打算賣多少錢一張?”

 對於紙張販賣的價格,王剪早派人去周邊的郡縣打聽清楚。

 市面上比較好的白紙,價格是6文一張,而且還是有價無市。

 因為產量極低,普通百姓根本買不到。

 馬家莊買的麻紙,都要去到2文一張。

 王剪把紙張的販賣價格說了出來。

 “房相,我打算以2文一張的價格販賣。”

 “我們出售的量比較大,普通百姓也能在書店買到我們的紙張。”

 這個價格,是王剪經過深思熟慮的。

 價格定地太高,因為馬家莊生產的量大,世家大族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靠的還是廣大寒門子弟。

 如果價格定的太低,嚴重違背白紙的市場規律。

 他不想當這個冤大頭。

 錢該賺還是要賺。

 李承乾學了王剪搞出來的算術,在心底演算了幾遍,很快把馬家莊一年能賺的錢算了出來。

 他驚喜地看著王剪“王大哥,你們一年豈不是要賺10萬貫!”

 王剪笑著擺了擺手“10萬貫只是銷售金額,扣除成本,也賺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