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塑造脊樑—開始

 此外,我國還派出了14個專家考察團,深入蘇聯農業的各個環節互相交流學習。同時,我國也吸收了蘇聯集體農業的經驗,建設起了一批國營農場,並引進了大量機械化。

 河北時至今日,這些國營農場仍是我國農業建設的重點科研單位,又增派了大量技術專家來華援助,到1956年時,蘇聯在中國的專家數量已經達到了近3000人,是之前的兩倍還多。

 此後,蘇國還向我們提供了7萬餘份關鍵技術資料,讓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一年完成了既定目標。

 但雙方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惡化,有幾個重要節點,首先,就是在訪華期間,我國曾先後表達過希望蘇國幫助我們研製核武器,但對方卻閃爍其詞的說,蘇國的原子彈就是我國的,不用分你我。

 然後又說,華夏應該先搞好經濟建設,蘇國可以幫我國建設民用核電站,其實這番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會真心幫我國搞核武器。

 這樣的結果,我們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而且,顯而易見,蘇國在心底裡,還是帶著提防的。

 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屬於華夏自己的核工程研究機構開始組建,其中涉及到數十萬人,他們沒有名字,沒有檔案,就連家人都不知道去了哪裡。

 為此,最後甚至造成了很多悲劇。

 “我們拋妻棄子,來到這裡,為的就是,不被核威脅,必須要有核平衡。”

 “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氣,什麼是底氣?我們造的就是底氣,平衡才是平等,咱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欺負咱們,不平等只能捱打,國家存亡的事必須幹,說不定就打起來,就算是不打,他們一定也會搞核訛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