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12章 112你就是那個搞定凹版印刷機的人?

 “我好久沒有在民間走動過了,甚至不如老四他們走動的多,知曉民間疾苦。”朱標咬著饅頭,手中的筷子也沒有去夾羊肉: 

 “若是我拿著寶鈔去店裡吃個飯,就能提早發現這種事,不至於如此的被動。” 

 朱元璋目前還沒有把兒子送出去的意思,一直都帶在身邊想要把自己的執政理念以及經驗都傳授給他。 

 現在聽到好大兒說這話,朱元璋也停下了咀嚼的動作,同樣在認真思考。 

 過了一會,他才回答道: 

 “此事再議,先解決眼前的事。” 

 “好。” 

 朱標也大口吃肉,不再提這個事情。 

 皇帝終究不能養在深宮當中,不知民間疾苦。 

 明宣宗朱瞻基當了皇帝之後,時不時的去北京百姓家裡吃飯,他覺得飯菜十分那吃,而且百姓就吃這個。 

 故而後面他也開始休養生息,連京師百姓飯菜都這樣,放眼整個天下,能好到哪裡去? 

 朱瞻基有個愛玩蛐蛐的愛好沒啥,並不像他爺爺朱棣那樣要幹很多事證明自己是個當皇帝的料子,這個孫子開始體恤民力了。 

 藍玉在前,朱棣在後。 

 天下想要證明自己的人,如過江之卿。 

 北方當然是苦寒之地,可南方就不一樣了。 

 因為元朝優待南人的政策,大批北人跑到這邊討生活並定居繁衍下來。 

 江南人口越發的密集龐大,但生活也富庶一些。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這種情況都沒有改變,只能強行遷民。 

 朱棣前往的北平,實際上是個苦寒之地。 

 偏殿內。 

 大臣一個個吃著肉包子,又有宮女給上茶伺候著,心裡十分不得勁。 

 剛剛被罷官的提舉臉色十分難看,胡惟庸安慰了他幾句。 

 如今陛下正在氣頭上,又出現問題,伱沒有給出好的解決辦法,讓陛下滿意。 

 先委屈去遼東待些時日,待到陛下氣消了在把你召回來。 

 胡惟庸的權力雖然在增大,朝中許多人都向他靠近,以他為首。 

 但他此時並不會頂撞天子。 

 畢竟天子一言九鼎,皇帝剛說完讓別人滾,你作為丞相就強硬的說他不能滾。 

 這不是純純找死? 

 胡惟庸還是曉得自己幾斤幾兩、 

 如今的他哪有那個本事或者想法,敢同朱元璋叫板呢! 

 “諸位,都好好想想。”胡惟庸對著啃著肉包子的群臣道: 

 “陛下的意思你們也都知道,若是再想不出來什麼辦法,那可就不僅僅是斥責了!” 

 對於胡相的話,諸多大臣也都明白。 

 提舉司的人連忙回到辦公地點去翻翻舊書,又不是大明第一個實行寶鈔的。 

 萬一能找到什麼好法子呢,不管能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先渡過眼前的難關。 

 至於以後暴露出來的問題,自然是留給後人去解決吶。 

 咱只管現在。 

 胡惟庸坐在椅子上,他只是在思考。 

 陛下如何突然間就找了提舉司的麻煩? 

 任何事情發生都應該有緣故。 

 但是在皇宮內,他也不會胡亂瞎打聽。 

 因為胡惟庸的權力還沒有達到頂峰,只不過剛剛開始。 

 文樓內。 

 沒讓王布犁睡很久,檢校抓人做事,直接把假鈔案所有案犯,從九十里外的句容縣連夜押到京師。 

 這邊一動手,便有人快馬加鞭前往句容縣報信,然後那邊埋伏好的人開始抓主要頭目,叫他們交代,還有誰是同夥。 

 不辨真假,一起送到京師裡來。 

 寅時左右,王布犁被藍玉叫醒,犯人都已經待到,並且拿來了一些初審記錄給他看,檢校在這方面做的極為專業。 

 就算是王布犁這個“專業”刑房大爺,都看不出什麼漏洞來。 

 太子叫他醒醒盹,一會犯人全都押到文華殿去,由他親自斷案審理。 

 案件也算是有始有終,都是王布犁一手操辦的。 

 王布犁見一旁的小宦官端來了冷水,請他洗臉精神精神。 

 大夏天的倒不至於寒冷,只是平日裡這個點還在睡覺當中,生物鐘也不是好調整的。 

 但這幫小太監們卻早習以為常,這個點左右,陛下已經開始起床,處理朝政了。 

 王布犁洗臉漱口之後,又在文樓裡走動走動。 

 一旁的小宦官詢問王布犁是否需要如廁,他好前去領路,順便要把這裡打掃一二。 

 王布犁頷首,於是藍玉等三人便被提醒著前去撒尿拉屎。 

 朱元璋得到毛驤彙報之後,便重新坐在屏障後面,等著王布犁進來,太子朱標旁聽,做最終的決斷,也好挽回王布犁一些不必要的判罰。 

 其實這根本就不符合規矩。 

 但天子一言,可比他定下的大明律要好使。 

 王布犁三人又由小宦官給帶回了文華殿,紛紛與太子行禮。 

 朱標熬了一個大夜,稍顯頹廢,但畢竟年輕,困勁也過去了。 

 王布犁心想大明發現的第一例假鈔案,怎麼不見朱元璋來過問吶? 

 至少也讓他瞧瞧老朱是不是豬腰子臉,故意整的那種醜陋的畫像。 

 “明公狀貌非常,龍瞳鳳目,天地相拱,五嶽俱附,日月麗天,附骨入鬢,音吐洪暢,貴不可言。” 

 相術語言裡,天指天庭,即額頭;地指地閣,即下巴。 

 “天地相拱”即額頭與下巴同時前凸,形成一種遙遙相對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