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2章 172我有一計

 總之不能科舉之後,許多學子都不捲了。

 學習。

 學個屁!

 連他大哥王貫眾都在家搓藥丸,只是偶爾來這學習。

 朱標看見這些學子,也只能暗暗嘆氣。

 科舉這幾年都不會開了。

 國子監這群學子,不知道幾年後還能堅持學習的人有多少。

 到時候便是他們一飛沖天的機會。

 看著他們玩升官棋,王布犁思考著要不要讓李景隆擴張一下業務。

 夜秦淮也搞一個小賭場,總之就是斂財嘛。

 “瞧瞧,不怪陛下說他們散漫自由,因為這是事實。”李文忠又給朱標紮了一刀。

 王布犁扇著扇子無所謂。

 按照老朱在全國選拔厲害的讀書人來此,這些人大概率會出現比較厲害的臣子。

 但更多的人,都沒什麼存在感。

 或者在老朱的幾次大案株連下,全都被搞死了,根本就沒有成長的機會。

 “這位公子,你是王布犁?”

 王布犁瞧著眼前這個長著青春痘的稚嫩年輕人。

 “不必行禮。”

 倒是朱標先給方孝孺打了個招呼。

 說起來他們倆還算是同門師兄弟。

 因為方孝孺是宋濂的學生,而是是極為出色的那種。

 方孝孺年幼時十分機警敏捷,兩眼炯炯有神,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

 他成年後跟著宋濂學習,宋濂的門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

 就連前輩的胡翰,蘇伯衡也自認不如。

 只是他爹方克勤因“空印”事獲罪而被處死,他扶持靈柩歸鄉安葬,哀情感動了行路的人們,被人傳頌。

 朱標聽老師提起過他這個得意弟子,也見過。

 王布犁面露疑色,如何認識自己,便聽朱標主動給他介紹:

 “妹夫,這位是我老師最小的弟子,叫方孝孺。”

 “方孝孺?”

 王布犁這才仔細打量眼前這年輕人。

 被編排出黑朱棣的誅我十族又何妨的方孝孺!

 可事實是他親侄子給方孝孺收屍。

 朱棣他再沒有政治頭腦,沒系統的學習過帝王心術,也不會還沒登基直接殺人十族。

 不過是把方孝孺車裂而死,至於他弟弟以及他媳婦兒子都是自殺。

 而且孫子們也沒死,只是改了姓氏。

 朱高熾給方孝孺平反,萬曆允許方家嫡系改回姓氏,天啟則是徹底寬恕方家子嗣。

 朱棣登基前後行事,可是極為謹慎的。

 老朱對他也是極為看重,跟朱標說這個人是你一直可以用到死的人,而且也一直按著方孝孺不提拔,就等著自己個死了,朱標提拔上來。

 如此方孝孺才算是朱標的臣子,對新皇帝會更加的感激,屬實是基本操作。

 老皇帝要死之前貶低一些人,等著新皇上位在把這些人給提拔回來,就算是有了恩。

 “駙馬爺,聽說過我?”

 方孝孺認識王布犁。

 那是因為他當街殺使者,又恰巧站在圍觀群眾當中聽他講了些話。

 他還跟著王布犁的馬車後面走,心裡生出一股子大丈夫當如是的想法。

 當時方孝孺只覺得自己的胸膛熱乎乎的。

 若是官員都如同王布犁一樣為民請命,大明何愁不會變的強盛起來?

 再加上陛下對於貪汙官人也是處於極刑,更是制止了許多人想要貪汙受賄的手。

 當然了。

 方孝孺對於他爹的死,還是有些傷感的,認為陛下刑法過重。

 “嗯,我大哥也在國子監學習的。”

 王布犁直接扯出他大哥王貫眾,對於國子監數千人脫穎而出的名人,還是掛在嘴邊的。

 畢竟不是誰都能當知名學者宋濂的學生。

 方孝孺聽著王布犁的話很是高興。

 對於這個人,李文忠也是聽過的,國子監鳳毛麟角的存在,大明的讀書種子。

 “太子來此是來找老師的?”

 朱標搖搖頭,臉上帶著笑意:“不過是來此地轉一轉,看看學子們的生活與學習。”

 方孝孺微微拱手:“殿下,現在陛下不開科舉,人心浮躁。”

 “我知道。”

 朱標輕輕頷首,他爹整治國子監也是必然之事。

 王布犁打量著比他還年長的方孝孺,較為瘦削。

 聽說家境也不是很好,不知道宋濂寫的送東陽馬生序,有沒有鼓舞到方孝孺。

 東陽馬生馬君則這個人,目前也在國子監當中學習,他與宋濂算得上是忘年交。

 明初的許多讀書人歲數都不小了。

 王布犁就聽著方孝孺與太子的交流,他則是夥同李文忠再往裡面去溜達。

 “布犁啊,你覺得國子監的學子們如何?”

 “自由、散漫,也有自律的,符合我對他們的認知。”

 王布犁也是從大學裡走出來的,對於學生們離了父母什麼樣,是有著深刻的認知的。

 真說刻苦學習的也有,但是大多數都是混日子等畢業證了。

 如今國子監的學生們,也多是如此,只不過他們要等的可不是四年,還等八九年才能由考試的機會。

 而且他們還不一定能夠當上官。

 “就算陛下開科舉,他們當了官,也是禍害一方。”

 “表哥你今後還會前往北方嗎?”

 “大抵上不會,咱覺得下一步是對雲南用兵,把這裡先平定了,再無牽制後,方可揮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