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3章 173把他們都忽悠到北方去團建

 第173章173把他們都忽悠到北方去團建

 李文忠說此事不著急,等他先給天子通個氣啥的,免得最後費力不討好。

 對於朱元璋的脾氣,李文忠是有著一定的瞭解。

 更何況現在又不是在戰時。

 沒必要玩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

 誰要敢玩這個,老朱必搞死這個人。

 他本身就是一個猜忌心極重,而且對權力的掌控欲特別強的人。

 王布犁倒是覺得國子監的景色還是不錯的,他想要釣魚。

 李文忠頷首,這些個讀書人還是有些品味在的。

 王布犁也很淡然,這又不是他建立的大明,沒必要如此上心。

 你要是有主人翁意識,老朱就得要你的命。

 你一個駙馬,也配做大明的主,那置朕於何地?

 王布犁倒是想要給朱元璋這位帶頭大哥帶句話,伱要的我不想要,我要你的給不了。

 說的好像誰都願意要他的江山一個樣。

 王布犁跟著李文中在國子監轉悠了一圈,尋找比較合適的釣點,約定下一次來釣魚。

 “那個學生倒是坐的住。”

 他們二人也是裝模做樣的走到教室旁邊,裡面的學生都在大聲喧笑,只有一個個頭不高的人依舊認真讀書。

 李文忠頷首,回答道:

 “那個小小少年是解縉,他是跟他兄長解綸一同來拜訪宋濂的。

 故而在國子監學習一陣,才七歲,素有神童之稱。”

 “哦?”

 王布犁瞥了一眼那個少年的身影。

 解縉同宋濂能搭上關係。

 還得是他去年娶了歐陽修十六世孫歐陽衡的女兒,這才有了機會。

 同時解縉也拜了歐陽衡為師,關係更加的親近。

 刑部主事茹太素見了解縉後對他非常賞識,連忙以自身作保,讓他補為縣學廩膳生。

 這樣解縉在國子監學習的這段日子,也能有糧食供養,不至於日子過的拮据起來。

 對於一個神童,他們都願意給與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是自方孝孺之後,下一代讀書種子。

 “咱看這個小人可比許多大人都要強上許多啊。”李文忠雙手背後小聲道:“可能是他爹早亡,故而人就成長的極快。”

 對於李文忠有感而發的話,王布犁也是頷首。

 “走吧,甭打擾這幫人學習了。”

 王布犁慢悠悠的溜達,一個教室一個教室的看過去。

 大抵是連老師也不管學子們,誰願意學,就教授誰唄。

 如今陛下聚集了三千人在這裡,可又是不開科舉,連老師們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回答學生們的問題。

 從上到下都是彷徨迷茫,不知道前路在哪裡。

 本以為推翻大元,讀書人的好日子就又來到了。

 可這個好日子只不過讓趕在前頭的讀書人趕上了。

 天子又一手把後面的門給關上了。

 如此多的讀書人全都給拒之門外。

 什麼時候開,一點音信都沒有。

 這幫學子沒有鼓譟著去皇宮外靜坐聚集,就說明還是有腦子的,不敢去找洪武皇帝鬧事。

 但大家前途都沒有了,就剩下一個淮西子弟們冷嘲熱諷,以及在國子監內橫著走。

 他們都是有人舉薦的。

 你要是也想有個被舉薦的機會。

 那就去舔他們,給他們當走狗。

 當然也有不少人,不屑於這樣做。

 可耐不住現實的壓力,國子監的不少學生都是以淮西子弟奔走,願意當狗的。

 尋常人想要有這個機會,都找不到門子咧。

 大聰明有言,當狗有什麼不好?

 尋到他大哥之後,王布犁根本就不等太子朱標,直接翹班回家。

 “二弟,今天怎麼有空來接我了?”

 王貫眾很是驚喜。

 對於大哥如此沒有常識的詢問,比自己都年長几歲,放學還要人接?

 王布犁只得胡咧咧道:“出了人命案子,尋找線索,我往這邊走一遭。”

 “啊,是不是食人魔的案子?”

 王貫眾立馬就來了勁頭,這個案子在別處討論度漸漸消散,但是在國子監可是一丁點都不低。

 得益於朱元璋不開科舉,許多學子變得閒的蛋疼。

 他們就開始成立什麼破案團伙,想要破獲這個食人魔的案子。

 從而像王布犁一樣入了朱元璋的眼,然後娶他的女兒,走上人生巔峰。

 畢竟王布犁這個大明第一個平民駙馬已經打好了樣,後來人照著抄就行。

 “不是,大哥,這個案子過於複雜,我勸你別摻和,也別有那麼大的好奇心,我都不想接手,免得連累咱們全家人的性命。”

 刑部尚書錢塘不是沒有給王布犁提過,拉上元縣的兄弟們一把。

 但此事直接被王布犁拒絕了,在大明跟白蓮教做什麼對抗?

 人家腦子不正常,你腦子也不正常嗎?

 尤其是這種風險大,還沒什麼收益的事。

 在破案這方面,王貫眾還是服氣自家弟弟的。

 一聽會把全家人性命都搭進去,王貫眾他也不再提了。

 反正就是一個看熱鬧的心態。

 為了看熱鬧把命丟了不值得。

 當然也有不少人跟他打聽弟弟為什麼不接手這個案子,王貫眾以前也是想要鼓動弟弟接手的。

 所以一直都是推脫這是上元縣的案子,又不是犯在了江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