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4章 174王布犁抵達了“忠誠”他的國

 第174章174王布犁抵達了“忠誠”他的國子監

 朱元璋如此嚴厲又恨鐵不成鋼的話讓朱標十分的難受。

 他雖然在戰火長大,但也被朱元璋保護的很好,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戰火的侵襲。

 就算朱元璋讓他去祭祖,也跟他說過兒子哎,你生長於富貴,習於安樂,沿途好好瞧瞧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知道了小民的疾苦,將來才能更好的當個守成之君。

 所以朱元璋要憋著一口氣把所有事情都給幹好了,就讓他兒子守成就行。

 現在朱元璋覺得好大兒過於心軟了,拿那些太學生過於當人看了!

 朱元璋自己都幹做牛馬,縱然是養的那些太學生,也都是他圈裡的高級牛馬罷了。

 你不想當官,有的是人想要當官!

 朱元璋光是處理貪汙官員剝皮萱草就多少個了,更不用說空印案搞死了不少官員,可僅僅是有極個別的人想要退出。

 大部分人還是想要蜂擁而上,成為大明的官吏的。

 真以為在老朱眼裡他們能當人上人,是不可拋棄的工具?

 別逗了。

 朱元璋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已經成功轉化為合格的政治機器了。

 他哪會存留多少人間的溫情啊?

 “文忠,此事你就鼓搗咱的女婿去做,讓他寫個更加詳細的奏章上來。

 朕是看重這幫學子,可這兩次科舉考試提拔出來的官員,著實是讓咱大失所望,他們讀書都讀傻了!”

 朱元璋本就不想搞元朝吏員治國這一套。

 可是這些進士去當官後,還都是靠著底下的吏員處理政務,自己屁點本事都沒有。

 如此的行徑,讓朱元璋很是惱火。

 以至於王布犁吐槽科舉過後,朱元璋就順勢停了科舉考試。

 他一直都想要打破僵局,尋找另外的人才來幫他治理地方,但一直都沒有尋到合適的路徑。

 反倒是察舉制搞得許多人都投到了胡惟庸的陣營,倒是讓朱元璋發現了意外之喜。

 但今天李文忠說完之後,朱元璋也發現了一條“養蠱”似的培養官員的路子,他願意支持王布犁鼓動那些學子去幹。

 李文忠連忙應下,他也覺得分配到他手底下的讀書人仗著自己是進士的身份,就指手畫腳,看不起他們這幫廝殺漢子。

 爺們在戰場上同別人廝殺的時候,伱們還不是跪在地上縮著卵子連刀子都不敢拿,現在神氣個屁啊!

 朱元璋想了想又交代李文忠讓他抓緊時間在軍中尋找水性好的士卒,以及膽子大,善於記住地形的人,他要派使者出使日本。

 現在朱元璋滿腦子都是銀礦,全都是咱的。

 這件事要是不落實了,他是百爪撓心,一直都想要快點搞到手。

 這種法子老朱在覆滅**明玉珍勢力時候就用過了。

 所以李文忠一聽就明白什麼意思。

 “陛下,此時我大明連雲南之地都沒有收復,那裡還有十萬多的蒙古兵,貿然出海攻伐日本,怕是不妥。”

 “嗯,朕知道。”

 朱元璋對於李文忠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有些真相也不會告訴他,只是開口道:

 “倭寇膽敢時不時的來襲擊咱的大明,燒殺搶掠。

 朕叫人畫地形圖,並不是為了大兵發過去攻打日本。

 而是派遣小股人馬一樣去報復,免得倭王總以為咱是嘴上說說的,不肯制止那些人來犯咱大明。

 這也算是花點小錢辦大事,咱還要專心對付北元餘孽了,若是總有倭寇前來添亂,讓朕心煩。”

 李文忠聽明白了,他清楚的知道朱元璋對外的主要政策。

 就怕王布犁當街殺死琉球使者之後,讓天子升起來要討伐番邦蠻夷的想法。

 因為李文忠清楚,自己的這位舅舅,那真叫一個敢想敢幹吶!

 “臣明白了。”

 朱元璋大手一揮:“待到王布犁鼓動學子前往北方後,留在國子監的學子,你要好好給咱整治他們,絕不能在自由散漫下去了。”

 “是。”

 李文忠便告退了。

 接下來便是屏退眾人,朱元璋開始了訓子模式。

 王布犁回了家之後,同家人吃了一頓飯,便躺在自己的床榻上,眼睛盯著放在房樑上的燧發槍。

 自從搞出來之後,真的好想拿出來萬萬。

 可是他知道老朱必定會派人盯著他的,所以王布犁也不敢輕舉妄動,免得過早洩露,就達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他想了一會朱明秀,大抵這兩天也就七夕了,正好帶她出來耍耍。

 王布犁醒了之後,照例騎著小黑子這匹瘸馬,趁早去工地巡視了一圈。

 今天工部新被提拔上來的員外郎於文明同王布犁彙報了一下,昨晚有一個遭不住的“同僚”自殺身亡了。

 大抵是受不住勞役的苦難。

 王布犁騎在高頭大馬上笑道:“真是便宜他了。”

 於文明沒多說什麼,即使他死了,全家也都被髮配到北方去戍邊了。

 而且天子沒有宰了他一家老小,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像這種事,於文明就更不敢伸手了,他也是從大元統治走過來的官員,對於新皇的雷霆手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於文明也沒料到王布犁的話同那些服勞役的工匠是一個想法,這麼死了真是便宜這個貪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