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5章 175對對對,朕想的就是他說的那

 第175章175對對對,朕想的就是他說的那個意思

 王布犁的話讓國子監的學子們皺起眉頭。

 許多人都不明白王布犁這話是什麼意思。

 咱好好的,憑什麼就如此危險呢?

 而且不少人都抱著要給王布犁“上一課”的心思,他說破大天去,也就是一個小吏出身,能有什麼“文化”?

 四書五經看得懂嗎?

 就敢來國子監與我們“演講”!

 以往那可都是大儒宋濂等學者搞得,他王布犁怎麼配。

 不過宋濂並不是一個能面向大眾的老師,而是關起門來教授極少數弟子。

 所以這些大儒的“公開課”來聽的學子們並不多。

 完全沒有今日王布犁來演講的這般火爆。

 這也是國子監的老師們沒有料到的事。

 用個流行詞來形容,王布犁現在可是應天府“大網紅”,熱度極高!

 “難不成是食人魔的案子有了最新的進展?”

 朱元璋聽著一旁學子的猜測,他當然不信了。

 這個案子他派檢校去查,都沒有查出半分線索來。

 至於王布犁直接打退堂鼓,根本就不接手。

 齊德則是猜測危險到底來自哪裡。

 至於被他哥哥抱著的神童解縉聞言咧嘴一笑,這種語出驚人的路數有點意思。

 “我知道你們許多人都沒有察覺。”王布犁見一句話吸引了眾人之後,便指了指方孝孺道:

 “我也不是一個喜歡打啞謎的人,實話告訴你們,危險來自你們自己個。”

 王布犁不等眾人議論,便立即說道:

 “我曉得伱們都不相信我的話,認為我是危言聳聽,我只問一句,你們這些人善於讀書之人,有幾個經歷過戰事的請舉手?”

 在場的人比王布犁歲數大的學子不在少數,也沒有人敢說自己經歷過戰事。

 誰打過仗啊!

 還是被亂兵攆著跑的經歷說出來讓大家笑話?

 “兵敗如山倒的話你們聽過沒經歷過,我請曹國公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會相互踩踏而亡的事。”

 李文忠只是把戰場上的見聞表述出來,便足以讓聽得見的學子們,感到一陣的後怕。

 再相互打量著擁擠的人流,一旦發生踩踏,大家推攘而死的不在少數。

 “說的有點意思。”

 朱元璋輕微頷首,他作為一個皇帝,對於自身安全問題從來不擔心的。

 真到了那份上,你看他周遭的護衛會不會拔刀砍出一片血路來。

 皇帝的命比他們一家老小的命還要金貴,真要有救駕的功勞,那可是子孫後代都能躺在功勞簿上了。

 朱標也是一陣點頭,今後若是舉辦活動,還需注意百姓的安危。

 “你們或許覺得我在危言聳聽,不不不,我只不過是提前告誡大家。

 諸位都清楚,過兩天便是乞巧節了,你們這群學子有很多都沒有成家呢,就想著趁機拐個姑娘是吧。”

 王布犁的話音剛落,底下就傳來一陣鬨笑聲。

 讀書人雖說做的事不要麵皮,但嘴上還是要麵皮的,不會像王布犁說的這麼直白。

 而是什麼一見鍾情,兩情相悅之類的。

 “有這種想法太正常了,諸位聽聞我王布犁三個字,第一印象便是大明的第一位平民駙馬,而不是什麼斷案如神的王半升,也不是什麼為民請命當街殺人的王布犁。”

 王布犁舉著木質喇叭指了指自己道:“我一個平民百姓,一下子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哪一個不羨慕?”

 “哈哈哈。”

 王貫眾在臺下聽著自家弟弟大放厥詞,直接笑噴了。

 他怎麼能在這麼多人面前,做到如此的不要麵皮的!

 方孝孺當即舉手回覆道:“我不羨慕。”

 “哦。”

 王布犁頷首道:“方孝孺,我佩服你不想走捷徑的心志,希望你能保持一輩子,不要跟我這種庸俗之人比較。”

 除了臺前這幾位學子認為自己能夠憑藉自己的本事,闖出一片天地來。

 剩下的大部人,誰不願意立即“進部”,走上人生巔峰啊?

 天底下有幾個人能當名師宋濂的學生?

 這個門檻本來就極高。

 對於方孝孺如此言語,自是惹到了大批學子不滿,你不願意幹,不代表別人不願意攀上關係。

 現在連國子監的學子都知道,你不是“淮西”圈子裡的,誰提拔你啊?

 他們有不少人都盤算能在乞巧節搭上淮西勳貴圈子的女兒,就算是庶女也行,娶到手裡,就意味著將來在官場能夠儘早的得到提拔。

 真以為誰都想去山溝溝遭罪?

 “可是我要說,大家都是普通人,想走捷徑並沒有什麼錯啊!”

 王布犁這話一出,倒是惹得更多的學子認同,只不過他們不敢表達出來。

 畢竟這種觀念不符合“儒家”思想。

 “如今陛下不開科舉,改用察舉制,諸位學子全都心情鬱悶,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可以給你們一個答案。”

 “真的假的?”

 縱然是一直都充滿自信的方孝孺也十分的激動,他自是想要早點考上進士,從而報效大明。

 這個問題他詢問過太子,但朱標並沒有給出他回答,只是叫他好好讀書,科舉是一定會開的。

 七歲的解縉聽著王布犁的言語,只覺得他講話很有意思,至少比他的老師講話更容易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