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16章 216我為什麼要做百官口中的明君呢?

 朱元璋認為這種做作太無聊,把它廢止了。

 若是把這些吏員給提上來,難不成還要走這樣的老路?

 “爹,我其實也是從這裡給考成法加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有榮譽的官員將來興許能夠幹出更多的事情來。”

 朱標把試點於吏員的事給朱元璋解釋了一遭,這些人職位低,就算出了錯,也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如此一來,朱元璋才算是掠過此事,叫朱標回去安排,他還要繼續研究研究考成法。

 爭取制定出來一個更加全面的考核辦法。

 朱元璋還在費盡心思的要給張居正制定出來的政策打補丁呢。

 太子朱標也不多說什麼,就直接叫來工部之人,按照名冊給他連夜雕刻木牌。

 第二天,江寧縣縣衙便熱鬧起來了。

 宦官帶著幾個侍衛敲鑼打鼓進來,高聲叫喊:“江寧縣刑房典吏溫客何在?”

 溫客連忙跑出來,弓著身子行禮。

 康長民差人把所有人都叫出來,並且站在縣衙大廳,請吳知縣等一眾人等作陪,高聲念著太子給溫客寫的批語,然後賜予他一個木牌,還有先進個人的證書。

 最後又把刑房的書吏也都叫過來,太子給與他們先進集體的證書,這是可以擺在公房裡,是大家共同努力獲得的。

 刑房書吏也沒成想會意外收穫,連忙給太子謝恩。

 康長民緊接著又從小匣子裡數出寶鈔,除了是給先進個人的,還給先進集體的獎勵。

 一下子裡子面子全都有了。

 如此獎賞,看的周遭吏員十分的眼熱。

 溫客臉上皆是激動之色,他偷瞄了王布犁一眼,若不是駙馬爺,自己如何能在眾人面前這般風光啊?

 待到眾人散去,溫客走到王布犁面前長拜不起,若不是駙馬爺,自己這輩子怕就在書吏上蹉跎了,還養不活自己,遭人白眼。

 “此事我並沒有出力。”

 王布犁坐在椅子上示意溫客站起來:

 “完全是你自己提的建議好,太子殿下才會獎賞你們,你真以為我能左右太子的意志,趁早別做這種夢啊?

 我要是能左右太子,我早就不做官了,天天再家躺著,或者出去遊玩不好嘛?”

 溫客等人哈哈大笑,總之多謝王布犁,若是沒有他,自己如何能有今日。

 “行了,去外面炫耀炫耀吧,人的一生很難有高光時刻的。”

 王布犁站起身來往外推了一把溫客,同時也示意那些刑房的書吏一起出去,感受一把被眾人圍在中間的感覺。

 溫客瞧著外面踮著腳往裡看的同僚們,心裡感慨萬分。

 誰承想自己竟然這麼快就站在眾人身前了呢。

 於是他張開雙臂,大叫著跑出廳外。

 康長民不僅來了江寧縣,還要往外走,繼續跑外勤呢。

 這一次是太子親自交代的,陛下也點過頭的,如何能不好好做?

 否則對得起太子的信任嗎?

 這件事卻是在江寧縣縣衙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太子的有獎徵集真的如此之快就兌現了。

 雖然那個木牌並不值錢,可光是那什麼紅色綢布製作成的榮譽證書,就讓人羨慕的眼睛發紅。

 若是自己也能獲得一個,說不準在家譜裡就能重重描述一頁。

 尋常小吏哪有機會能獲得太子的獎賞啊?

 一幫人忍不住去問溫客到底給太子提了什麼建議。

 知縣吳衛也並沒有制止下面的胡鬧,他摸著鬍子笑道:“布犁啊,這是出自你的手段?”

 “吳老爺指的是哪方面?”王布犁揹著手瞧著外面的歡鬧。

 “方才聽你說了,此事是溫客他們想的與你無關,我也清楚他是個機敏之人,只不過沒什麼機會。”

 吳衛瞥了王布犁一眼,又被臺下的吵鬧聲吸引:“我指的是機會。”

 如果不是王布犁,太子怎麼會想出一個針對周遭吏員有獎徵集的辦法,而且下發的榮譽也是這麼的別出心裁。

 這種新鮮手段,除了王布犁之外,吳衛想不到有其他人能夠影響到太子。

 靠著給太子講儒家思想的那幫老師們嗎?

 吳衛根本就不會往那方面去想。

 他們還沒這個腦子,早就被四書五經搞得僵化起來了。

 “機會本來就多的很。”王布犁也沒側頭,只是笑道:“吳老爺也想要機會嗎?”

 “沒這個想法。”

 吳衛連連搖頭,他僥倖把身上的鐐銬卸下去就十分的慶幸了。

 如今有王布犁在側,他便有機會面見太子,若是調到外地,等到太子執政的時候,還能想起來你?

 吳衛也不報那個期望。

 不如先在京師安穩下來,有王布犁在身邊,他也不怕沒機會。

 潑天的富貴,總有一天會讓自己親手接住的。

 沒讓他們歡呼湊熱鬧請客太久,朝廷的邸報也發下來了。

 儘管邸報有些粗糙,可上面的字卻是清晰的很。

 主要描述對於太子下令嘉獎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人名單都做了報道。

 這下子讓眾人更驚訝了。

 沒想到太子不光是讓你身邊的同僚以及家人知道,竟然是讓你被天下人知道,多少人都沒有這種機遇了,簡直是祖墳冒青煙。

 朱標的這一操作,可謂是打的那些讀書人措手不及。

 明明是我們先來的支持你當下一任皇帝,結果你竟然親近那些“小人”,還讓他們出了這麼大的名頭。

 太子一定是被小人給矇蔽了。

 各地的彈劾便再次通過驛站傳到京師,擺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上,丞相胡惟庸對此絲毫沒有什麼保留。

 他其實特別想往上提拔王布犁,可惜天子不接招,現在地方人有人勸諫太子遠離小人。

 小人是誰,那必然是不言而喻。

 朱元璋聽著那些勸諫朱標的奏章,並不放在心上,這不過是前奏罷了。

 讀書人的盤子還是蠻重的。

 尤其是朱元璋暫停科舉,現在太子又向群吏問計,著實是捅了馬蜂窩。

 因為立朝之後,許多讀書人在大元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全都寄託在朱元璋的身上,開科舉這件事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然後突然中斷科舉的舉措,又給了他們沉重的一擊。

 現如今太子這番表現,他是想要幹什麼?

 為什麼不問知縣這類的官員,哪怕是從九品往上的官員也不會讓他們這麼激動。

 憑什麼是不入流的吏員呢?

 太子是想要走元朝以吏治國的老路嗎?

 朱標聽著勸諫的奏章,面無表情,他倒是沒想到下面的人竟然會是這麼大的反應。

 待到這本讀完了,朱元璋看著沉默不語的兒子:

 “你怎麼想的?”

 “這麼快就失了人心啊!”

 “心裡不好受吧?”

 朱元璋甚至有些幸災樂禍,正好叫兒子瞧瞧這幫文官的無恥行徑。

 咱照顧他們的時候,天天阿諛奉承,現在將要損害他們的利益,五花八門的小人全都出來了,當然也不能咒罵太子是個蠢蛋,只能藉口身邊有人矇蔽太子。

 更激進的甚至請求清君側,大明不應該這樣下去。

 可是朱標卻是眼睛一抬,看向朱元璋:

 “爹,我為什麼要做百官口中的明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