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315章 315有人要害我

 第315章315有人要害我

 兵仗局內。

 眾人都在喧鬧。

 一大早清醒之後。

 眾人一邊喝著昨天熬肉剩下的大棒骨澆的渾粥。

 一邊討論著駙馬爺給開出來的極高待遇。

 魯厚等工匠紛紛表示要必須要好好研究,不然對不起駙馬爺搞來這麼多經費。

 尤其是他們這群工匠可都瞧見駙馬爺不跟他們搶油水,除了啃肉骨頭就吃點青菜。

 問問現場哪一個人,誰願意不吃肥肉,願意吃骨頭啊?

 哪個人碗裡不都是肥肉帶著一點瘦肉的!

 如此可見,駙馬爺當真是清廉,也不是演出來的。

 畢竟問過那些衙役,駙馬爺在縣衙裡“聚餐”就總是吃骨頭,從來不跟手下搶肥肉吃。

 眾人吃過飯等了一會,見駙馬爺還不來,心裡稍微有點嘀咕。

 還得是魯厚這個工匠頭子經驗豐富,駙馬爺上工時間能跟咱們一樣嗎?

 趁著這個時間把所有火銃都擺出來,一會等駙馬爺來了,讓他挑選先改進哪一個。

 等鍾牛推開門之後,瞧著院子裡擺著的火銃都衝著門,一下子就伸胳膊攔住王布犁把他往旁邊帶。

 魯厚見人來了,又躲開連忙小跑出來賠罪。

 鍾牛沒好氣的訓斥了一番:“下次都衝著院子裡面,別對著門,萬一走火怎麼辦?”

 王布犁倒是滿意的拍了拍鍾牛的肩膀,沒有自己立即躲開,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雖然這個距離開火銃,誰都跑不掉。

 “下次注意點,這些火器畢竟是危險的東西。”

 聽了王布犁的訓斥,魯厚等人連忙應聲。

 其實關門這件事是必須的,按照老朱的要求。

 門前都有人站崗,這種機密之事,不可給常人看到。

 萬一被偷了用來對付皇帝,那豈不是危險了?

 尤其是手銃這種“便於攜帶”的火器,除了中央政府有權鑄造外,各地都不允許鑄造。

 王布犁也瞭解目前大明的軍隊火器配備,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針對火銃他早就跟老四那裡聊過了,如今都是前膛直筒。

 明朝直到永樂時期才改為前細後粗的圓柱形,增加了火門蓋,增配了火藥匙,威力有所增加。

 這也是鄭和下西洋廣泛的配備火銃的緣由。

 但依舊不是後世那種常見的步槍形狀,直到嘉靖時期才迎來第二次飛躍發展。

 說是火銃,其實就是小火炮似的。

 王布犁拿起直筒比劃了一陣:“魯厚,火銃過於厚重,不好拿,也不好操作。”

 這個火銃大概在四十釐米左右,掂量著在五六斤重,觀感像是一個擀麵杖似的。

 他內心打算搞個火繩槍就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到時候給老四安排上紅衣大炮,妥妥的正好能以少打多。

 魯厚等人按照王布犁的意思開始畫圖,其實也用不著上來就開爐。

 總歸也是得有圖紙的初步涉及,在用木棍湊合一下,最終在開爐燒鐵。

 如今的火銃都是銅做的,銅多難得啊!

 就算是要製作新的,也得把這些舊手銃給融了再做新的。

 於是眾人開動腦筋,都開始畫圖,力求達到駙馬爺那種能夠較為便捷的拿在手中,又能使得威力加強射的遠。

 作為他們的衣食父母,王布犁提點要求又算得了什麼呢?

 王布犁躺在躺椅上,倒是也不著急。

 研發嘛。

 ()

 就是耗費時間。

 摸魚可太正常了。

 一連幾日的設計圖紙都被王布犁給否定,他便不在這裡“壓迫”這幫工匠,假裝巡街去了,實則是回老爹的藥鋪看看。

 王神醫近日是有些忙的,因為皇五子主持的郎中醫院教學已經正式開始了。

 作為特邀教師,王神醫沒有吝嗇,把做手術的手藝慢慢傳授出去。

 親傳徒弟時大凡其實心裡有些不開心,畢竟他算得上是關門弟子,結果師傅把壓箱底的手藝給傳出去了。

 “二哥來了。”

 時大凡連忙迎了出來。

 王布犁嗯了一聲直接坐在一旁:“我爹呢。”

 “帶著小師弟出去問診了。”

 王布犁輕微頷首,笑呵呵的詢問時大凡最近想不想成家,到時候給你尋個好姑娘。

 時大凡以前是惦記王星影的,不過現在看來顯然是不現實了,嘴裡笑著全憑師傅作主。

 “行吧,我爹走街串巷的對於周遭街坊的情況比我知道的多一點。”

 王布犁說完了這種終身大事,又詢問時大凡的手藝精進沒有,要不要也去郎中醫院補補課,將來也算是有個好出身。

 時大凡稍微一愣,他心想我是關門弟子,怎麼還能去學別人的手藝?

 “二哥,這種事怕是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我爹礙不著天子的情面,把手藝交出去了。

 你小子身為他的關門弟子,必須得去郎中醫院把太醫院的手藝給學回來,咱家才不算吃虧,你懂不?”

 聽著王布犁把“真相”說出來了。

 時大凡嚇得連忙往門外看去,這種事是能隨便說的嘛?

 “二哥,小聲些吶。”

 時大凡如今雖然能獨立坐館,但手藝還得多多磨練。

 “此事我還得問一問師傅。”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