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年和平

 真宗雙腿發軟,顫顫巍巍抵達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在澶州城下,以三弓床弩射殺遼將蕭撻凜。 

 這玩意兒就是遠程“大炮”,射程可達一千步,即一千五百米。 

 只不過需要二三十人才能拉得動。 

 六七百米的距離,射的真特釀的準。 

 時也命也運也。 

 真是閻王有請,攔都攔不住。 

 遼國一代名將就這樣死於宋朝一名小校張瑰之手。 

 蕭撻凜是誰? 

 此人就是在太宗皇帝第二次北伐失敗後,趁著西路軍撤退的時候,於陳家谷俘虜楊業楊無敵的遼國名將。 

 影視作品演義中楊業頭撞李陵碑而亡,其實是絕食而死。 

 蕭撻凜雖然是遼國的皇親國戚,但人家的仕途完全是靠自己的打拼出來的,從侍衛官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漸漸地才爬到了大將的位置。 

 能力可不是吹出來的。 

 陳家谷一戰,遼國屬於以眾欺寡。 

 但戰爭就是戰爭,誰還會給你講什麼道理? 

 仗還沒開打,先鋒主將就被射死,遼軍士氣一瀉千里,人人自危。蕭太后見士氣低落,局勢不利,便主動派人與宋朝和談。 

 這便是前文提到的,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誰特釀的還提什麼幽雲十六州啊。傻13啊?喝酒擼串不痛快麼?左擁右抱不香麼? 

 一方滅不掉另一方,而另一方壓根就不想打。 

 於是乎,雙方在澶州達成協議,宋朝花錢買平安,雙方以白河溝為界,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宋朝澶州又稱澶淵郡,故稱為“澶淵之盟”。 

 從宋真宗景德元年農曆十二月(公曆1005年一月)到宋徽宗宣和二年八月(1120年)宋遼之間達成了百餘年的和平。 

 一名遼國強硬派代表蕭撻凜的死,換取了宋遼之間禮尚往來,通使殷勤。 

 一百餘年間,宋遼兩家親戚串門次數達到了三百八十次之多,頻率高達一年三四次。 

 自此,宋遼之間再沒發生過戰事,以至於出現“國家承平,百有餘年,戴白之老,不識兵革。”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也許大概就是蕭撻凜那個刺頭之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