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466章 被奴役的人生

聽陳長安說人應該知命而不認命,雷剛陷入了沉思之中。

 儘管窗外還在下雨。

 雷剛的心情十分平靜,已經沒有什麼波瀾,心想人生沒法捲土重來,自己的命運已經走到了終點,知不知命都已經不重要。

 “有的事,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有選擇,實際上沒有選擇。”雷剛深深地吸了一口煙,依舊是副認命的無奈之狀。

 陳長安耐著性子論述:

 “我們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的法活。”

 “如果你不是社會規則的制定者,沒有改寫社會規則的權力。你選擇用暴力去挑戰這個社會,那就是自取滅亡。”

 “你只能選擇文鬥。”

 “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用腦子去破解人生困局。”

 “而世間有許多像你這樣的人,之所以不選擇文鬥,是因為文鬥有一定的門檻,這條路需要你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與決策能力。”

 “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你不斷地學習與思考。”

 “而學習與思考,是件無聊乏味、且痛苦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把自己武裝成強者,需要用漫長的時間去累積自己的實力。”

 “相比之下,選擇暴力武鬥則要簡單得多。”

 “玩暴力,只要有手就行,不僅可以快意恩仇,還可以立刻看到效果。”

 “但你們忽略了一點,人生沒有捷徑可以走。你玩暴力的時候有多爽,事後要承擔的後果就會有多殘酷。”

 “說白了,本質上並不是沒有選擇。”

 “而是這些人既耐不住人生寂寞、不想承受學習與思考的痛苦,又想逆天改命、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

 “玩到最後,就成了一個悲劇式人物。”

 面對窮途末路的雷剛,陳長安並不想諷刺他,可是話說到了這個點上,有些事情不吐不快。

 這些事不僅僅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現在指揮中心的人,也正在看著這場一對一的對話。

 陳長安說這些,同時也希望封疆大吏葉承平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希望他能想想雷剛這類人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在雷剛早期的成長生涯中。

 突顯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貧富差距與社會不公,出生在雷家溝,為什麼就一定要經歷貧窮和苦難?

 出生在雷家溝的人,什麼時候才可以像出生在羅馬的人一樣自豪?

 第二個問題是教育資源不平等。

 雷剛上初中時,曾因欠學費而被老師通知回家拿錢,導致無法正常學習,這是令人痛心且遺憾的一件事。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雖說時過境遷。

 漢南省的教育問題固然得到了一些改善,可有些地區、有些家庭的孩子,依舊會因為經濟原因而導致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這必然會限制他們的發展和未來。

 誰知道下一個雷剛現在在哪個地方苦苦掙扎?他們也許不會像眼前這個雷剛一樣成為殺人如麻的僱傭兵,但彼此經歷的苦難是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