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146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蕭秉承道:“順利談不上,但萬幸沒出什麼岔子。”

 禹王懷疑時,

 楚沂恰好送來聖旨,

 昨夜撤離雲州也極為順利。

 秦臨淵道:“的確萬幸。”

 屋裡沒有別人,只有他們兩個,秦臨淵看了眼門口,

 把門關上,

 這才說道:“沒出岔子已是難得,前些日子皇上病重,一下午不理政事,後來也奇怪,王爺可是給皇上傳過什麼信兒?”

 按理說藩王不理朝事,這種事大可交給兵馬司的人,讓蕭秉承來雲州實在出乎秦臨淵的意料。

 成王殿下保家衛國,辛苦操勞。

 當初趙王鎮守西北,百姓私下就是這樣議論的。

 救萬民於水火,必然深得民心。不管守幾日,能不能守成,能與百姓共存亡,又是宗室子弟,都能得百姓一句好。

 可藩王得民心,便是皇上最為忌憚的事。不然也不會下令削藩,就不會有趙王不滿削藩被逼反之事了。

 秦臨淵奇怪,為何皇上會像變了一人一樣。

 蕭秉承想了想,道:“上個月月底,本王給皇上傳信,說趙王很可能繞過錦城,從鹿城這邊借路。”

 至於提前去了雲州,擅自離開封地,蕭秉承並沒有和秦臨淵說。這種事多瞞一個是一個,哪怕跟秦臨淵私下有往來,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謹慎些的好。

 至於是不是因為自己傳過信,皇上才有此舉,蕭秉承也不知道,也許早就這樣想,他傳的信,皇上興許沒看。

 秦臨淵撫著鬍子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難怪皇上會突然讓王爺來雲州,倒也是良策。”

 可如今雲州失守,又要守著啟安,不知能守多久。

 秦臨淵是文官,對打仗並不擅長,但有一事,他想問個明白,“王爺,皇上削藩,諸多藩王都不滿,若是王爺能退趙王千里,生擒趙王,可會藉著兵馬糧草都在,同趙王一樣,打回盛京?”

 這也不是不行,勝者為王,敗者才為寇,若收了趙王的兵馬,蕭秉承踏平盛京怕是和喝水吃飯一樣容易。

 甚至可以在班師回朝時……

 到時史書還不任成王殿下寫。

 蕭秉承:“秦大人慎言,這些話本王就當沒聽過。”

 他不會。

 趙王造反,百姓奔波受苦,羌族在外,現在將來都不是內亂的時候。兄弟相殘,為何不當初爭儲時鬥個你死我活,非要等新皇即位,再不滿。

 秦臨淵點了點頭,道:“是下官僭越了,下官送來糧草,王爺可去清點一番,如今戰況如何?可有守城的把握?”

 蕭秉承見秦臨淵沒別的事,兩人也不好私下待太久,就帶著人往外走。一邊走他一邊說道:“如今趙王已經佔領了雲州,昨夜棄城而逃,城內差不多搬空了,若趙王用炮車攻城,恐怕現在氣急敗壞,就想一舉拿下啟安。

 他越急我們越急不得,有城牆在,並非不能守。”

 蕭秉承

 看了眼天色,天是灰藍色,有太陽也有烏雲。啟安水多,按理說早春多雨,可今年的第一場雨至今還沒下。

 蕭秉承嘆了口氣,道:“雲州失守的消息已經傳回盛京了,看皇上如何決斷,是否會讓經驗更豐富的將軍來守城。城中百姓不能全留在啟安,得儘快遷去宛城永城,不然城內人太多,未等城破,城內就亂了。()?()”

 雲州百姓不少,幾萬牽過來,加上啟安城的百姓,如今城東城南的難民營里人擠人。

 這會兒天冷,不過眼看開春,天一暖和,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怕生瘟疫。

 秦臨淵覺得這話倒是沒錯,百姓一亂,就人心惶惶,不等趙王打進來,自己就洩氣了。

 他也是一路過來的,道:“但看如今,城內百姓安然無恙,也是王爺用兵如神,愛民如子。()?()”

 該誇還是得誇,秦臨淵已經許久不見蕭秉承了,上次見還是先皇喪期,成王殿下回來奔喪。

 那會兒蕭秉承才十七歲,從永城趕回來,也沒怎麼消息,少年心性,身上還有稚氣,如今已大不相同。

 守城多日,不似以往那般齊整,身上多了幾分對百姓的擔憂,是能頂天立地,護衛疆土的人,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而且也並未因守住雲州幾日就沾沾自喜,而是先把百姓放在心上。

 秦臨淵私下一直跟蕭秉承有往來,現在看他這個樣子,難免欣慰,又覺得自己沒選錯人,當初成王跟著陳王做事時便謹慎小心。

 幸好他沒有因為女兒的事矇蔽雙眼。

 蕭秉承皺著眉,說道:“時間一長誰也守不住,倘若啟安城破,城中百姓必然是趙王洩憤的對象。?()_[(.)]???♀?♀??()?()”

 若真有炮車攻城,趙王算是被耍了一通,走到今日,早沒有退路可走了。

 所以雲州百姓昨天到的啟安城,今日還得立刻前往宛城永城,就算日後啟安城破,那些百姓大概能保住性

命。

 趙王已經耽誤好些日子了,破城估計會立即前往盛京,想必不會對宛城下手,暫且還是安全的。

 秦臨淵點了點頭,“這樣也好,王爺操持軍中事宜,安置百姓的事兒就交給下官來做吧。()?()”

 蕭秉承:“也好。”

 秦臨淵見牆角迎春釀出花苞,春日到了。

 蕭秉承還要想法子部署兵馬,城中糧草兵器要逐一清點,秦臨淵就奉命去城東城南安置難民。

 陽光不那麼刺眼,正好驅散一晚上奔波辛苦的勞累,這一日一夜的功夫,雲州城破的消息已經傳回了盛京城。

 明光帝有些失望,他以為京北援軍到了,蕭秉承會再守幾日,甚至說,能退軍生擒趙王。

 誰想雲州城破,雖是設計棄城,可畢竟是一城池。

 趙王的兵馬離盛京越來越近了。

 看明光帝臉色不似當初得捷報時好看,趙太傅斟酌著道:“趙王領兵多年,又那麼多兵馬,成王能守這麼多日已是不易,若是生擒趙王,那西北就人人能守了。”

 明光帝點了點頭,也是這個道理。

 他忍不住揉了揉胸口,這些

 日子皇后一直勸他注意休息,龍體要緊,可這個時候,他根本沒辦法休息。

 雲州已經失守了,多想無益,不過蕭秉承多守數日,給了朝中製造弩車、調運糧草的時間。若是此時怪罪,未免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不僅如此,蕭秉承作為主帥,還該當嘉獎。

 不過當大臣提議該嘉賞成王時,明光帝沒說話,只是說:“成王不僅是皇室子孫,更是越朝的百姓,身為越朝百姓,保家衛國豈不分內之事,無須褒獎。()?()”

 既然明光帝都這麼說了,太傅等人也不敢有異議,等朝議過後,明光帝單獨留了趙太傅一會兒,不知說了些什麼話。

 兵部尚書還跟禮部尚書一塊兒離開的御書房,他心裡奇怪,“什麼話是咱們都不能聽的。()?()”

 禮部尚書回頭看了眼,連皇上身邊貼身伺候的張德都出來了,估計除了皇上和太傅二人,也無人知道了。

 “自是朝事,沒準兒太傅要告老了。?[(.)]???.の.の?()?()”

 禮部尚書嘆了口氣,“行了行了,又不關我們的事。()?()”

 兵部尚書忙著回去造弩車,造一輛就得給送去一輛。禮部如今最清閒,可今日也有事做。

 明光帝下旨,成王妃毓秀名門,是為女子表率,賞了不少東西,命他前去傳旨。

 明光帝雖未嘉獎蕭秉承,可卻嘉獎了楚沂,這兩個人一個是藩王一個是正妃,身份地位上已經無可再高,所以明光帝就賞了不少瓷器擺飾,也算彰顯天恩。

 楚沂是二月初六一早離開雲州的,不似來時快馬加鞭日夜不休,回去慢了許多。每每騎上半日就休息一個時辰,夜裡就找間客棧睡下。

 這樣不緊不慢,不過初八夜裡也到永城了。

 入城之後陳大人就得到消息了,他這幾日吃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好在知道皇上已下旨,成王不算擅離封地,他也不算違抗律法,不然更得擔驚受怕。

 故而楚沂進城後,他就讓夫人劉氏過來問問,雲州的情況如何。

 劉氏看現在都過戌時了,這會兒王妃剛回城,肯定要先休息,用些飯。一路上奔波勞累,說實話,劉氏都敬佩楚沂。

 她也是女子,偶爾騎騎馬,但若是日夜不休,去雲州送聖旨,她是不敢的,可是王妃卻敢。

 劉氏原以為王妃去雲州有成王的緣故,畢竟才成婚一兩年,但如今看,多是為了國事。

 能平安回來就是好事,這會兒去問雲州戰況,就算知道了他們夫妻又能做什麼。

 不問安危只問雲州戰況,豈不掃興。

 老爺當真極其沒有眼色。

 況且劉氏這會兒已經拆了頭髮,躺床上了,聞言她翻了個身,背對著陳大人,“要去你去,我不去。”

 陳大人道:“這可是晚上,我怎好去求見王妃,你這不胡鬧嗎?”

 劉氏道:“你不好去,我便好了?況且這半年來跟王妃無甚交情,拜訪也得找個上午,備上禮物,夜裡平白登門,豈不讓人厭煩。”

 陳大人覺得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便點了點頭,只不過心裡依舊焦急,這一晚上迷迷糊糊

 ,也不知睡沒睡上半個時辰。

 次日一早,陳大人眼下青黑,本就年紀大,今日更顯蒼老,他精神不足,可還得上職去,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讓劉氏一定要去成王府拜見,若有消息及時傳話,可別等他中午回來再說。

 楚沂睡到日上三竿,昨夜回來先沐浴,在外可以什麼都不管,但在家中,不能懶懶散散,讓自己髒兮兮的。縱然趕了半夜路,可還是沐浴換衣,不過有丫鬟伺候,她自己倒是沒費太多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