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貓呀呀 作品

第52章 指南針


第52章 指南針

刷了些娛樂視頻,想想自己還有任務呢,蘇粒點開搜索欄,輸入“指南針”。

四大發明還剩指南針和火藥沒看過呢,這次先看指南針吧。

給小朋友看的不用太複雜,她得找找。

【指南針,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發展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指南針,是最早辨別方向的器具。它的原身是司南。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在開採礦物的過程中,就發現了磁石有吸鐵的功能。

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利用磁石製造的指南工具——司南。

到了南北朝時期,鎮江人祖沖之成功改進了“司南車”,但是司南和司南車都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在強烈振動和高溫時容易失去磁向,指南效果也就比較差。

應當說,真正用人造磁鐵完成指南針裝置的,是在北宋時期。

據《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用人造磁鐵片做成的“指南魚”可以浮在水面自由轉動,魚頭會靈敏地指向南方。

後經實驗改進,把魚形變成針狀,指南針就在這個基礎上被創造了出來。

北宋科學家沈括對指南針的製作和改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對指南針的製作辦法做了4種不同的實驗,最終用蠟將磁針粘在了絲線上掛起來,既不易脫落又能穩定的指示方向。

沈括還在製作指南針的過程中發現了“磁偏角”,這是磁學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發現。直到400年後,歐洲人才有關於這一現象的記載。

指南針的發現,讓海上絲綢之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宋代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新通道。

由於宋代航海指南技術的發展,彼時的海船已普遍使用羅盤指南針代替指南車,在航海導航中測定方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加上造船技術的先進鼎盛,熟練掌握航海工具和天文水文知識等,開闊了海上航行的視野,推動了海外貿易的興盛,為發展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也正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使北宋時的開封成為了八方爭湊,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

也正是在宋代,指南針傳入到了國外,從此在指南針的指引下,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才在海外開闢了一個又一個的貿易市場,使近代世界連成一體。

正是有了指南針的指引,哥倫布才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麥哲倫才能夠進行環球航行。

歐洲人的視野,因此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大。

不得不說,指南針是北宋時期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最巨大的貢獻之一。

而我們比較著名的航海行動。就是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

鄭和的船隊武力值非常高,在當時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有記載,他在下西洋的過程中打了三場戰役,每一仗都是大勝。明朝水兵的軍力對於這些土著小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摧枯拉朽。

但即便如此,明朝並沒有與東南亞諸地建立起長期的往來關係,也沒有對其土地上的資源進行勘探和開採。

因為,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只是為了揚大明國威,政治意義比較大,貿易都是順帶而為之的。

僅僅是順帶為之,也給大明帶來了不少的財富。

但花費了重金,建造了這麼多這麼大的船隊,成本巨大,平均出航每次耗費六百萬兩白銀,去了整整七次,只是為了揚名,似乎是有那麼點不划算的。

本來永樂大帝有機會開啟大明的海上霸權之路,華夏也有可能進入到海上爭霸的隊伍裡,可惜永樂過後,再無規模如此大的海上行動,明朝逐漸實施海禁,到了清朝,更不用說了。

或許由於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因素,東西對於海外的態度截然不同。

歐洲的航海時代,本質上就是通過海洋對外探險以及對外擴張的殖民時代。

15世紀到16世紀,葡萄牙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僅在東亞和東南亞就包括了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南部的馬六甲、甚至是中國澳門地區等地。

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了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荷蘭後來居上,在爭搶殖-民地和貿易據點的步伐上,很快超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原來屬於這兩個國家的地盤,許多都落入荷蘭之手。17世紀期,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時候,荷蘭的全球霸權如日中天。

掛有荷蘭三色旗的一萬餘艘商船航行在世界五大洋上,比英法德等國的商船總數都要多。

接下來,就是英法德了。

他們在全球殖-民的道路上粉墨登場。歐洲的國家大家也都知道,本土不大,但是他們在全球的殖-民地卻非常的大。

他們從殖-民地裡掠奪了無數的資源和財富,用於本土的發展,這些資源和財富甚至讓他們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依然享受著餘蔭。】

不是吧,她只是來看個科普視頻,怎麼還扎心了。

蘇粒嘆了口氣,所以這個世界真的很離譜,有道德反而是原罪了,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角鬥場。

評論區

網友A:四大發明有三個是在宋朝,宋朝是個文化大發展的時代,但是他重文輕武了,最後被滅國,令人惋惜。

回覆

(宋朝的武力值其實在當時世界上是不弱的,只是和宋朝統治有關,而且金和蒙古也很強)

(這就是為啥國內漢唐文化興盛,而宋文化相比之下較少提及。按道理北宋時期,經濟文化到了巔峰,可後人仍然認為宋就是個屈辱的朝代。)

(文明不光是藝術文化科技,軍事文明也是文明的一種表現形式。)

(宋朝說他強吧,四面誰都能欺負下他,說他弱吧,面對蒙古鐵騎,算是所有陸地國家裡撐得最久的了[捂臉])

(宋的武學、兵學,水平不算低,武經七書都是常規教材,武將肯定不至於沒腦子,主要是將兵不熟,實戰拉胯)

(呵呵,不拉胯的不是得不到重用就是被皇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