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機械臂

等發射上去後還需要再打一次把一些艙內設備補進去安裝,那個時候夢天應該有56噸的運行質量。”

林炬:“艙內安裝設備?會不會有麻煩?”

“那倒不會,後續安裝的艙內設備是控制部分和計算機,並不是最精密的光學部分,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接口尺寸還是2.5米方口,任何設備都能輕鬆弄過去,小心點別磕碰了就行,我相信我們的航天員。”

林炬點點頭,繼續在整流罩合上之前最後欣賞這個巨大的實驗艙,由於直徑太大用上了8米整流罩,比新遠二號的箭體直徑大出2米,看上去很壯觀。

和航天局合作製造問天、夢天實驗艙並不只是簡單的新遠造殼子航天局塞設備,對於艙段中的設備安裝要領、預防及冗餘措施、理線等多方面都值得學習,前進號的軸向艙段製造就借鑑了這些技術。

而且新遠還參與制造了一個重要部分,問天實驗艙的重型機械臂。

這隻機械臂可以用於需要空出對接口轉移艙段位置,也能配合抓取飛船或者衛星。

比如未來的大型衛星,如果航天飛機沒法修,可以抓送到空間站先放著慢慢修,艙段上有用來固定艙外航天器的位置。

這隻機械臂的最大長度達到了26米,可承重190噸,自重就達到了3.2噸,而且配備了第一代的Ai控制技術。

在Ai狀態下,機械臂可以不需要人類操控,通過自身的豐富傳感器捕獲目標,只需要輸入指令,就能準確的完成任務。

雖然新遠自己的最高芯片技術也僅僅停留在14n,但三進制芯片在Ai方面的潛力已經逐漸被挖掘出來,工程師們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