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921章 引漢濟渭


                 看到溫體仁的表現,朱由校甚是滿意。

  這做官還得看老溫,咱瞌睡他就遞枕頭,咱肚子叫他就端上窩窩頭。

  難怪人家能在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十九位首輔、五十位閣臣的情況下,還能當了八年的首輔大臣。

  “溫閣老之言,深合朕意。”

  “即日起每年十月一日定為國慶節,休沐三天,全國歡度國慶。以此寫入大明律。”

  眾臣大喜高呼:“陛下神明聖德!”

  於是,國慶節就這樣誕生了。

  從此又多了三天休沐日,官員們無不歡喜。

  京城內到處披紅掛綵,商販雲集,官員帶著家屬出遊購物,好不熱鬧。

  官員有的玩,商販有錢賺,尤其是青樓酒館每至傍晚人滿為患,只是東華樓出了花柳後生意寡淡不少,不過花船卻依舊紅火。

  休沐三日,第三天正好是朝日,罷朝。

  直到十月初六再次朝會,朱由校才正式上班。

  滿打滿算起來也有五天假期了。

  在此期間除了看望皇后和太子,又去淑妃那兒看了小妍妍,順便也光顧了延禧宮。

  當然大部分時間還是好好梳理了一番大明朝如今的發展問題。

  十月初六,眾臣上朝行禮已畢。

  工部尚書吳淳夫捧著個摺子上前奏報。

  “陛下今有延綏巡撫張九德、寧夏巡撫李從心,聯名具表上奏!”

  朱由校對此二人並沒有太大印象。

  實在是大明人才太多了,六部加上諸少卿等京官就一大堆,外放的巡撫少說也得三四十。

  大多數人他連一句話都沒說過,除非名頭非常響亮的人,不然還真沒有什麼印象。

  此時聞言,他看了看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壯麗等人,又看看吳淳夫,不由眉頭微皺。

  “地方巡撫上書,不經都察院之手上奏,怎麼由你工部出頭?”

  房壯麗聞言當前出班解釋:“回稟陛下,都察院已審查過了此奏表,因事涉運河開鑿之事,所以臣等認為應先轉交工部商討,並由其轉奏陛下更為適宜。”

  “哦?”朱由校有些好奇看向吳淳夫:“‘引瀚入陝’工程,之前朝議不是已經議定暫且擱置了嗎?他二人還有何話說?”

  吳淳夫趕忙道:“回陛下,他二人所說之事可以說與‘引瀚入陝’有關,但有不相關。”

  溫體仁聞言斥道:“吳淳夫和陛下說話少賣關子,直接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