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五三九章 旋翼機的妙用;總攻的號角

  第296步兵團由魔法掃帚行動中從威克島和中途島撤離的駐軍重新編組而成,如今還未投入過戰鬥,處在齊裝滿員的狀態。

  傍晚的時候,陸戰一旅旅部、搶灘選鋒營、工兵營順利上岸。

  隨之而來的謝萬誠一見到周長風等人就大大咧咧的感嘆道:“太可惜了啊均座,本來還以為這瓦胡島要靠咱們來打頭陣才能拿下來的,現在看來只要踹兩腳就塌了。”

  “前天我還有點遺憾,這奪取瓦胡島的主要功勞沒能落在咱們一旅身上。”周長風微微一笑,輕鬆地說道:“不過一覺醒來也就釋然了,因為一想到一旅來了,立馬就覺得心裡有底了。”

  “壓艙石。”邊上的姚良川平靜道:“接下來怎麼打算?進攻方略有想好嗎?”

  “一主一輔,”周長風指著地圖上的瓦胡島比劃了一下,“一旅正面突破,攻擊路線為惠勒機場、火車站,接著在珍珠港以北形成半包圍態勢,將殘餘敵軍分隔成兩半;四旅會在努阿努帕裡山口策應,牽制敵軍一部,或者突入檀香山市區攪亂敵方軍心。”

  眾人接下來詳細商討了部署,計劃以一團為主力,集中全部可用坦克沿主軸線突破,直接向縱深發展,置側翼於不顧;二團緊隨其後收尾善後,如若一團有被包夾之危險再出擊。

  四架土黃色塗裝的旋翼機在次日早晨才輪到卸船,造型奇特的它們吸引了不少目光,大家都沒見過這種頭頂上有副旋翼的飛機。

  經過短距滑跑以後,四架飛機悠然升空,慢吞吞的爬升,飛向幾十公里外的莫卡普地區。

  同時,兩艘登陸艦也運送著一批補給品和幾門過山炮來到了莫卡普半島卡內奧赫灣。

  明軍軍語中所謂的“山炮”其實指的是榴彈炮,因彈道彎曲的緣故所以有了這個約定俗成的叫法。

  至於真正的山炮——輕型山地榴彈炮,軍語中則叫作“過山炮”,因為只有這種類型的火炮可以分解攜行翻山越嶺。

  因為作戰環境普遍丘陵山巒縱橫,地形複雜,所以明軍的大多數火炮本來就追求輕便,即使是普通的三三式80㎜榴彈炮戰鬥全重也才660㎏而已,甚至比一些歐洲軍隊的75㎜山炮還要輕。

  意大利的m34型山炮重780㎏、德國的gebg36型山炮重715㎏。

  這種情況下,明軍序列中的山炮重量之輕可想而知。

  三七式80㎜過山炮採用間斷螺紋炮閂、長搖架、長後座行程的設計,製造時採用許多鋁合金和鋁鎂合金部件,戰鬥全重僅408㎏,可以說輕得令人髮指,不過因為成本高昂,所以產量較少。

  遵照周某人的命令,明軍使用小型聯絡機在科奧勞嶺上來回飛,尋覓位置合適且較為平緩的山頂。

  眼下最妙的地方是一處被標高為585的高地,西距珍珠港直線距離七公里、南距檀香山城區六公里。

  明軍將三門三七式過山炮拆為分解狀態,把單個部件掛在旋翼機下方,旋翼機的後座不坐人,這樣剛好能夠飛起來。

  等飛到585高地後,飛行員關閉引擎,旋翼機緩緩下降著陸,卸下火炮部件。

  通過這樣的辦法,三門山炮全部到位,炮組成員也一個人接一個人的來到了這處高地。

  不過其中一門山炮的駐退機因為掉在石頭上而損壞,實際上能夠使用的只有其餘兩門。

  接下來,四架旋翼機就一直在重複執行彈藥運送任務,將一箱箱炮彈運送至高地。

  置身於此,珍珠港和檀香山城區都盡收眼底,位於高地的山炮對美軍後方縱深構成嚴重威脅。

  一支美軍車隊正沿著公路從檀香山駛去珍珠港,結果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到炮擊。

  “找掩護!離開公路!”

  “當心!來襲火力!”

  “該死,這些炮彈是從哪裡射來的?!”

  五分鐘的時間裡連續落彈數十發,猝不及防的美軍士兵們抱頭鼠竄,十幾輛卡車被打癱在公路上熊熊燃燒。

  當陸戰一旅官兵做好了戰鬥準備,開始陸續進入進攻出發陣地的時候,585高地上就率先傳來了隆隆炮聲,上邊的明軍炮兵肆無忌憚的開火,提前吹響了明軍大部隊最後總攻的號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