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五四〇章 滄溟渡若飛;第一面團旗


                 “陸戰一旅截止電訊發出之時已全員上岸,除火炮在海運時損失部分以外大體無恙。陛下,瓦胡島想必很快就能拿下。”

  “希望如此。”

  夏天的南京熱得令人難以忍受,以至於每到這時候朱泠婧都會不由自主的遙想古時候沒有空調的各種避暑辦法。

  瓦胡島的得失直接關係戰爭走向,圍繞瓦胡島爆發的爭奪戰如今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事關重大,任何進展都會直接呈遞至御前。

  “督府奏稱島上敵軍瘋狂反撲失敗後只是殘兵敗將而已,肯定軍心渙散。”神態輕鬆的蘇依依望了眼窗外,信心滿滿地說:“有周待詔的一旅精銳參戰,破敵指日可待啊。”

  “是。”朱泠婧淡然一笑,悠悠道:“‘周待詔的陸戰一旅’到了,沒有懸念了。”

  到底是相處了這麼久,蘇依依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陛下,呃……”

  “沒什麼,只是連戰連勝這麼多回,他周某人都跟這陸戰一旅快綁到一塊了。”朱泠婧輕輕搖頭,“我倒是不在乎,但有些人在乎。”

  對她而言,接下來如何安排周某人這個燙手的山芋是個大麻煩,著實令人頭疼。

  先是年輕,如今才三十歲,不過而立之年;然後是資歷淺,從名不見經傳的少校飛昇四級至現在的少將才四年;而且按照“唯功勞論”的評判標準,這樣的升遷又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可問題在於許多時候唯功勞論的評判標準是不適用的,一個成熟且完善的政治場容不下這樣的特例,稍有不慎就會鬧得人嫌狗憎,被大家所排斥。

  同樣是這件事,朱士堰就要遊刃有餘得多了,他的意思是等瓦胡島之戰告終以後就把周某人調離一線,返京到大都督府參謀處就職,如此也算變相的雪藏一段時間。

  考慮到奪取瓦胡島以後明美兩軍都不可避免的要重整力量,少則半年、多則一年,這太平洋上是掀不起什麼大浪來了。

  因而繼續呆在偏遠的一線也是找罪受,讓周某人回本土出謀劃策、總結經驗、指導練兵顯然更好些。

  “萬里赴戎機,滄溟渡若飛!”

  “哈哈哈哈,這個改的好,開戰到現在咱們乘著船跑遍了半個太平洋啊。”

  “太平洋,希望以後真能太平下來。”

  陸戰一旅的主要將領齊聚一堂召開臨戰會議,此前他們雖然都在瓜島,可週某人卻不在,那麼當然不能稱作“齊聚”。

  周長風抬起左手瞟了眼手錶,淡淡道:“總攻倒計時還有半個鐘頭,各就各位吧。”

  “得令!”

  軍官們乘著越野車或挎鬥摩托車各奔東西,趕赴自己所在的單位。

  遠方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炮聲,那是585高地上的兩門山炮在肆無忌憚的居高臨下轟擊任何暴露的美軍目標。

  美軍官兵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明軍是怎麼把身管火炮給帶到懸崖峭壁之上的,或許迫擊炮可以靠人力攜行背上去,但那可是身管火炮啊,最輕的部件也有幾十公斤。

  糟糕的是現在難以反制科奧勞嶺那處山頭上的明軍火炮據點——哪怕失之毫釐炮彈都會錯失目標,要麼從上邊飛過去、要麼撞在半山腰爆炸。

  後方出現了這樣令人焦頭爛額的突發狀況,可前線的明軍卻不會再等待下去。

  8月3日下午13:45,總攻前的炮火準備開始。

  具體的火力準備計劃還是按照周長風的習慣——總時間較短,但儘可能猛烈。

  滾滾驚雷般的炮聲傳遍了哈雷瓦地區,明軍陣地縱深閃爍著此起彼伏的光點,數以百計的炮彈被傾瀉到美軍陣地上。

  停泊於肯納卡灣的數艘明軍戰艦也在開火,貞觀號和永徽號戰列艦專程而來,換下了之前受損待修的龍朔號。

  兩艘戰列艦用她們的3座三聯裝352㎜主炮向著測定的美軍陣地進行交替半齊射,大口徑殺傷爆破彈炸起的煙塵格外大,硝煙和揚塵中夾雜著翻湧的火焰,看上去尤為駭人。

  地動山搖!

  美軍佈置的哈雷瓦防線在如此強大的轟擊下搖搖欲墜,這時候大明空軍也摻和了進來,數十架俯衝轟炸機和雙發輕型轟炸機在大量戰鬥機的護航下浩浩蕩蕩的飛向目的地。

  機群遮天蔽日,其中一架三六式輕型轟炸機搭乘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從本土遠道而來的戰地記者。

  一枚枚航彈緊挨著從機腹下的投彈倉中掉出,徐徐落向兩千米以下的陸地。

  少頃,低頭可見下方的大片土地已被濺起的一團團塵土所籠罩。因為飛機引擎轟鳴聲的干擾,沉悶的爆炸聲變得有些扭曲和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