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五四〇章 滄溟渡若飛;第一面團旗

  轟炸機編隊投彈和大量航彈爆炸的景象都被照相機記錄下來,銘刻於小小的膠片之中。

  【配圖】

  14:00,兩發紅色信號彈準時竄上天。

  號手檢查了嗩吶的哨片,隨即吹響代表發起衝擊的號聲。

  霎時間,尖銳的嗩吶聲和哨子聲交雜在一起,很快又混合進士兵們的吶喊聲,美軍防線似乎在這一刻就已經被一往無前的氣勢給沖垮了。

  除陸戰一旅戰車隊的14輛三八式甲型中型坦克以外,攻堅戰車一營剩餘可用的3輛三八式重型坦克也參與了進攻。

  攻擊戰車一營當初在海運途中損失了維保單位,又在登島以後的一系列戰鬥中不斷蒙受損失,一輛輛金貴嬌氣的重型坦克拋錨故障無法使用。

  眼下該營餘部共有11輛重型坦克待修——由此可見完全損毀的數量其實不算很多,主要是因為缺乏有效保障的負面影響加劇了損失。

  薛燦的作風看似輕浮跳脫實則粗中有細,他不相信十七師提供的偵察報告,堅持“眼見為實,自己人去探查的結果才是最可靠的”。

  因此陸戰一團從昨夜至今晨進行了多次滲透偵察和火力偵察,結果很讓人滿意,美軍佈置在哈雷瓦地區的防線堪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因為失敗的反擊損失了過多的兵力和裝備,防線可謂四處漏風——比如一處陣地由一個齊裝滿員的連隊來防守剛剛好,但現在大部分連隊都減員半數,怎麼可能保證防守嚴密呢?

  兵力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軍指揮官拆東牆補西牆只能勉強填充最關鍵的幾個地段。

  久經沙場的陸戰一團官兵極為老練,很順利的摸清了當面之敵的底細,找出了多個薄弱的接合部。

  準確的情報、妥善的後勤、高漲的士氣是邁向勝利的基石,陸戰一團無疑全都做到了。

  戰鬥打響不足半小時,哈雷瓦防線就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深知美軍目前窘境的明軍信心十足的高歌猛進,一股腦兒的向南快速進軍,兵鋒直逼瓦胡島中部的惠勒陸軍機場。

  15:17,總攻發起一小時又一刻鐘後,哈雷瓦防線已經崩潰。

  第7師和第9師餘部開始撤退,一些部隊被滾滾而來的明軍分割包圍,雖然殊死抵抗,可註定等不到解救。

  查爾斯-懷特准將早就預料到了可能的壞情況,所以提前做好了有組織的撤退計劃。可現在的南撤之路依然困難,明軍飛機的空襲大大幹擾了撤退行動。

  除了轟炸後勤線以外,飛機對人員的殺傷遠遠比不了對士氣的打擊效果,持續不斷的空襲能在精神上造成沉重打擊,能夠顯著遲滯、瓦解一支部隊。

  撤退隊伍的後邊不斷傳來槍炮聲,那是殿後掩護的部隊在和尾隨追擊的明軍交火。

  惠勒陸軍機場東側的公路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悽慘的畫面——大量熊熊燃燒的卡車和吉普車首尾相接,估計有上百輛之多,損毀的車輛間夾雜著不少倒斃的屍體,地上隨處可見鋼盔、水壺、鐵鍬等等裝備。

  16:25,兩輛四〇式輪式裝甲偵察車和三輛越野車組成的快速搜索分隊接近了惠勒機場。

  他們繞行了數百米,從西北方向迎著從四面八方射來的子彈一鼓作氣穿過了外圍防線,衝上了機場跑道。

  只見彈坑遍佈、殘破不堪的機場盡頭排列著十幾架飛機殘骸,這些都是前些日子被擊毀在地面上的p-40戰鬥機和B-18轟炸機。

  “哈哈哈哈,這狗屁防線真的是四面漏風啊,黔驢技窮嘍!”

  “少廢話,往東邊兜一圈,然後趕緊走人。”

  “靠!戰車!敵方戰車十點鐘方向,十點鐘…七百公尺。”

  兩輛吉姆西卡車和一輛m2A4輕型坦克出現在明軍搜索分隊的左前方七百米開外,坦克炮塔側面塗刷的白色五角星清晰可見。

  先下手為強!

  兩輛明軍偵察車立即瞄準開火,機炮“噔噔噔”的轟鳴,兩條火鞭交錯著抽向那輛美軍坦克。

  這年頭的裝甲載具沒有垂直穩定儀,行進間開火的命中率只能說隨緣,但可以連射的機炮在此種境況的交火中體現出獨有的優勢。

  四號車車長觀察到至少有三發炮彈命中,一發跳彈崩飛,另兩發應該實打實的擊穿了——那輛m2A4輕型坦克裝甲薄弱,應該無法抵擋20.8㎜穿甲曳光彈。

  只見坦克在開了第二炮以後就停了下來,一縷黑煙冒出。幾秒後,炮塔頂部艙蓋被推開了,多名美軍坦克兵匆忙棄車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