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的卯金刀 作品

第三百零三章 流民組織

  畢竟這時候的李矩到底是戰,還是降,需要他最終做出一個決定來。

  但實際上,劉泰經過桓宣與祖約的投降後,已隱約發現大漢在佔據優勢後,對晉廷這朝廷在政治上的碾壓。

  又或者說,因為反對自己的是世家而不是百姓,對這些北地流民組成的軍隊來說,其實自己的大漢還是非常有號召力的。

  首先司馬睿被王敦打敗,如果司馬睿還在,畢竟坐了那麼久的皇帝了,多少會讓這些人投降減少了不少的心理壓力。

  畢竟哪怕晉廷自己從來是“聖朝以孝治天下”,但難道還就不能允許別的正常人,或多或少對自己的國家誕生那麼一點點的忠心嘛!

  但現在有王敦在,自己總不能為了王敦這個亂臣賊子守江山吧,那死得太不值了。

  其次,就是劉泰願意協助這些北方流民回家,這本身對於這些流民就非常的有吸引力了。

  更不要說,劉泰推行的府兵制能夠讓這些願意留在滎陽兗州豫州等地的百姓獲得土地。

  事實上,除了這裡,等到將來,推進到關中更有著大把大把的土地等著百姓去開墾。

  可以說,在名聲上照顧到將領,在利益上分配到士卒,至少對絕大多數流民將領統帥們來說,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了這樣的誘惑。

  基本上在劉隗把條件開給了李矩時,李矩麾下的將領士卒,或多或少就有所意動。

  不論什麼時候,能回家三個字對於久未回鄉的百姓們來說,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更不要說,劉泰還還有意的開通了滎陽與汲郡之間的通商口岸,讓李矩派人去探查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人品,以及北地的百姓是否真的安居樂業。

  可以說,隨著劉泰給眾人的安排拿出來給李矩時,李矩就知道,這滎陽城自己是守不下去了。

  所以李矩也痛快的向劉泰投降。

  只能說,劉泰一直以來樹立起來的形象,終於在這次征討中原三州時,得到最大收穫。

  因為自己一直堅持自己的漢人立場,這讓自己接過劉淵的匈奴漢國時,能非常順手的把匈奴漢國重新修改回大漢,這不僅是劉泰自己的立場,更是自己手下的整體立場。

  同時,自己因為苛刻世家,後待百姓,所以自己面對世家時,基本所有世家都是猶猶豫豫,不是非常有魄力的世家基本上不會在第一時間選擇劉泰。

  但像這種由北地流民組建起來的組織卻正好相反。

  因為劉泰的政策是真對他們有利的,他們有的甚至親自前往北方真的見過劉泰的政策,這就讓北地流民組織,能夠極快的接受劉泰。

  只要劉泰不違背自己的承諾,那麼這些北地流民,能很快成為麾下百姓。

  劉泰深吸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祖約,桓宣和李矩三位駐守在黃河以南的流民統帥全部選擇投降,那自己也就能以最小代價鯨吞掉,包括虎牢關在內,虎牢關以東的精華地區。

  至少自己等人當初制定的初步戰略,隨著他們投降,已經非常順利的完成了。

  那接下來,就看這次自己到底還能吃下晉廷多少的肉了。

  劉泰留在滎陽,開始對投降的大軍進行重新的整編,以及遣散想要北歸的回鄉的士卒。

  同時開始了下一步的戰略思索,畢竟這三大渠帥居然真的就這麼順勢投降了,這是劉泰原來所沒有預料到的。

  也只能說晉廷的忠誠教育實在有待加強,但過快達到了劉泰的目標,尤其物資消耗還遠遠沒有到警戒線,這就讓劉泰忍不住想要得隴望蜀。

  “到底是徐州呢,還是荊州呢?”劉泰微微眯起了眼睛,思索道,“算了,先派人去與趙安匯合,把豫州全境先拿下來再說,如果可以南陽盆地,也要狠狠咬一口,徐州卻是可以先等一等,把豫州老老實實拿到手,才是最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