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

  張九齡能給李隆基搞錢麼?如果能,可以搞多少?能比自己搞得更多麼?

  想到這裡,李林甫就自信滿滿,解決問題的鑰匙,就在自己手中。

  對於李隆基來說,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隨時可以被拿掉!

  會搞錢的宰相,才是李隆基今後需要的人。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李隆基本人,都是如此。

  “此事本相已知曉,你先去岐州上任再說,嚴挺之的事情,本相會處理的。”

  李林甫不置可否,面帶笑容對蕭炅說道。

  蕭炅不得不千恩萬謝後,又訕訕離去。

  等他走後,李林甫這才一邊搖晃著銀質蓮花酒杯,一邊凝神思索。

  “太子到底想做什麼呢?”

  李林甫自言自語一般,摸著自己下巴上的長鬚。張九齡在他眼裡不過是冢中枯骨,他現在被另外一件要緊的事情困擾著。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從夔州出發,意氣風發的鄭叔清帶著心事重重的方重勇,一行人坐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到漢陽城(武漢漢陽區)修整了一天後。又轉入漢江北上到襄陽,到這裡準備順著白河繼續北上,走武關道入關中。

  然而,到了襄陽城外的時候,他們卻驚訝的發現:白河結冰,水路不能繼續走了!

  於是眾人只能在襄陽城西不遠的漢陰驛下船,此驛是水驛也是陸驛,規模極為宏大,不僅有渡口,驛站內更是有屋舍百餘間,迎來送往的人絡繹不絕。

  光是馬廄的規模,就很是壯觀,其中驛馬大幾十頭!

  方重勇站在漢陰驛外仔細觀察,發現驛站裡頭居然好幾個大廳,還有亭臺樓閣與花園。並不如想象中“青年旅社”一般的擁擠不堪。整個建築白牆烏瓦看上去很是氣派。

  他心中不由得湧出一個疑問:如此規模的驛站,只怕豢養的馬匹都不在少數。唐朝中樞難道是狗大戶,肯花錢養著這麼大的驛站?

  不是他疑問多,而是大唐的驛站有一千六百多個!一個驛站若是每年消耗幾百貫,那也是幾十萬貫的花費了!驛站不僅要為來往官員免費提供食宿,而且還要負責傳遞消息。

  屋舍維護、食物酒水、馬匹餵養、人員薪酬,哪個不需要花錢?這麼大規模一個驛站,一年幾百貫打得住頭麼?大唐只怕經營這些驛站都要被坑窮了!

  方重勇完全不能理解。

  鄭叔清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慮,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道:“各地驛站,中樞確實是不允許他們接待富商與行人。但你看夔州的瞿塘驛,人來人往的,難道里面住的都是官員麼?哪有那麼多官員要去蜀地?”

  聽到這話,方重勇秒懂。

  當初看到夔州的瞿塘驛人滿為患,他還以為裡面住的都是官員呢。現在才知道答案,原來裡面住著的人,絕大部分都不是官員,而是有錢有關係網的來往客商。

  就是沒有官職在身的詩人,也蹭過驛站,混過飯吃。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封建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很慢很慢,哪怕是夔州這樣的西南咽喉之地,一個月又有多少官員會住在這裡呢?又有多少官員會頻繁的沿著長江來往蜀地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正如唐朝官府不許殺牛吃牛肉一樣。禁令是禁令,吃肉是吃肉,二者並行不悖,喜歡吃的人還是會吃!

  官府不允許各地驛站接待來往客商,但除了長安洛陽周邊的驛站外,哪個驛站不是靠著這種“外快”來維持生計的?朝廷的死命令,始終都不如生計重要。

  人窮死了,就什麼都沒了,跟這些人講法度有什麼用?

  如果這一年都沒有多少官員經過驛站(這種情況很常見),難道就要把驛站的人全部辭退麼?那萬一有官員經過要住宿吃飯,該怎麼辦呢?難道再把辭退的人再重新召回來?

  這當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各地驛站“接私活”這樣的事情,朝廷中樞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沒人舉報就不管。

  下面的驛站也搞得熱火朝天,甚至還“外包”,由本地大戶來經營!

  萬物霜天儘自由,人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總能想到更好的辦法。

  方重勇他們一行人進了漢陰驛,便讓驛卒端上來襄陽本地的一些特色菜,像是盤鱔魚、扇貝、鯽魚這樣的河鮮。

  正在這時,他們看到一個穿著落魄的年輕人,正在被驛卒推推搡搡的趕出驛站。那些驛卒一副很不客氣的模樣,與接待鄭叔清他們的謙恭態度截然相反!

  “那個人是當官的,叫他過來一起喝酒吧。”

  方重勇小聲對鄭叔清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