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64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雖然此舉被大唐聯合新羅予以痛擊,渤海國攻勢被消解,但大武藝依舊維持住了此次佔據的領土。

  平心而論,大武藝達到了戰略目的,可是這種玩法也確實太危險了,被大唐滅掉的高句麗“珠玉在前”,渤海國上上下下都對大武藝的擴張戰略持有異議。

  鑑於反對之聲太大,不得已之下,大武藝主動撤軍,送還唐軍戰俘,緩和了與大唐關係,並派人到長安給李隆基送去了“請罪表”。

  大唐此時正在跟吐蕃爆發戰爭,為了避免多線開戰,李隆基也從大局出發捏著鼻子認了。

  仗雖然不打了,但樑子終究是結下了,渤海國從原來的“友好勢力”變成了“桀驁不馴”,一直持續到今日。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大武藝覺得自己沒事了,李隆基覺得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有人卻不這麼認為。

  ……

  這天剛剛下了雪,一隊數量約兩千人的騎兵,已經來到渤海國的國都顯州城外不足五里。他們穿著渤海國邊軍的軍服,一人雙馬。身不披甲,一個個看上去裝備簡陋。

  經過八百里的奔襲,他們一個個都已經人困馬乏,卻又興奮得心跳加速!

  “節帥妙算,渤海國主大武藝病重,其子大欽茂欲繼承王位,已經命邊軍回都城以備不測。我們魚目混珠,滅了那支邊軍,一路大大方方路過各城,都無人盤問。”

  方有德身邊的張巡,激動的插手行禮,對一臉沉靜看著遠方的節帥說道,心中欽佩不已。

  “節帥,我們這次無詔令襲擊渤海國,聖人會不會怪罪?”

  進入幽州節度府沒多久,第一次參加軍事行動的顏杲卿小心翼翼的問道。

  方有德拔出佩劍,用劍鞘拍了拍顏杲卿的肩膀說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等回幽州後,你直接寫一封疏奏向聖人稟明此事便是,本帥絕不攔著。

  本帥行得正坐得直,不貪軍餉不虐士卒,所做一切為我大唐之榮耀。你不想參加,現在便可以回幽州城,我不會治你罪。”

  聽到這話,顏杲卿連忙拱手告罪道:“節帥誤會了,末將只是認為渤海國主無罪,此舉我們在道義上很被動……”

  “開元二十年,大武藝聯合東瀛與契丹作亂,殺我子民,毀我城池,這叫無罪麼?你家學淵源,學富五車,告訴本帥,這是不是無罪!”

  方有德看著顏杲卿反問道,不怒自威,氣勢逼人!

  顏杲卿心中叫苦,連聖人都不計較的事情,你還計較個啥啊!那件事幾年前發生的,早就翻篇了!

  “大武藝,還沒有被我大唐定罪!聖人不方便討回公道,本節帥來當惡人,替聖人出這口氣。”

  方有德擲地有聲的說道。

  這下顏杲卿沒話說了,他要是再多嘴,只怕會被同僚們給剁了。

  幽州節度府裡面的氣氛非常怪異,一個個都想建功立業,眼睛都是紅色的。他跟兄長顏真卿到了這裡第一天,就被方有德叫去“訓話”,說什麼幽州節度府有公無私,只講大義不拘小節。

  還說什麼心中只有私利的無恥之徒趁早滾蛋。

  顏杲卿和顏真卿暗地裡觀察,心中震驚不已。方有德在幽州城威望之高,已經到了一呼百應的地步。

  方有德下令突襲渤海國都城,沒有朝廷詔令,邊軍將士居然沒有異議,然後就直接聽從其號令跟著走了!

  得虧這個人天天都在說公心大義,要是對方心懷不軌,搞不好幽州還真要出大事!

  “節帥,我們都是騎兵,要如何入城呢?”

  張巡疑惑問道,他對來這裡搞事情沒什麼意見,問題在於要怎麼進城。

  “點狼煙,大門藝的人會給我們開城門的。渤海國臣民中,對大武藝不滿的人太多了,他們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過日子,生怕有一天我大唐的兵馬會屠了顯州城。

  我們神兵天降,只要入城後不濫殺,他們不會鬧事的。”

  方有德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可是,萬一那些人開不了門呢?”

  張巡心細如絲,可不敢把身家性命放在僥倖上。

  “哼,不開就算了。”

  方有德冷哼一聲沒有解釋。

  事實上,方有德的底氣很足,他的冒險都是建立在有確切情報的基礎上。

  有可以核驗的確切消息,說大武藝現在臥病在床不能理事,甚至到了隨時都要嚥氣的地步。

  如今渤海國都城內人心惶惶的,所有人都想著下一任國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