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82章 事實勝於雄辯


                 河西節度府的大堂內,方重勇坐在阿娜耶為他準備的輪椅上,然後被眾人圍觀,尷尬得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上次你寫信來說的陽氣,崔節帥認為很有用,所以想聽聽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這關係到河西諸軍接下來的行動,你想明白了再說。”

  王忠嗣很是露骨的暗示道,建議方重勇“謹言慎行”。

  “諸位節帥,將軍。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吐蕃人自贊普到農奴,普遍都短命麼?

  別人不說,就說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也不過就活了三十多歲,難道以他的身份,也吃不好住不好麼?”

  方重勇一臉莫名其妙的說道,搞不懂王忠嗣他們到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那封信幾乎都是小學生科普的水平了啊。

  他這話一說,崔希逸、王忠嗣、蕭炅、康太和等人全都沉吟不語,似乎是在思索著什麼。

  正因為吐蕃人普遍短命,所以他們對生死看得很淡,甚至可以說是“視死如歸”。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在一個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的地方,死在戰場上,或許不是一種悲哀而是一種解脫。

  低氧地區的嚴苛生存環境,會折磨每一個生理機能衰退的老人。對於他們來說,勉強活著……還不如痛痛快快在戰場上死去來得舒服。

  看到眾人不說話,方重勇繼續解釋道:“吐蕃人也是人,與我們別無二致,並沒有什麼三頭六臂。他們生存的居所位於高原,長期缺乏陽氣,內臟的損耗加劇,短命也就不奇怪了。”

  方重勇說的什麼陽氣,在場眾人未必全都認同和理解。但他說的吐蕃那邊的情況,卻無一不是跟這些人平日裡所見識的完全契合。

  從前唐軍在高宗時期,對吐蕃也處於全面攻勢狀態,其中不乏深入吐蕃境內的戰例。

  但結果都是明擺著的,低海拔地區神勇無敵的唐軍一旦進入高原地區,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從前王忠嗣等人也想過原因,比如說山間有瘴氣之類的,但很多情況下這種說法都難以自圓其說。高原地區有的山脈周邊連草都沒有多少,哪裡去變瘴氣呢?

  只有方重勇的說法,可以完美解釋這一切。

  “伱有什麼手段可以證明這個說法,三軍重新編組,更改出戰序列,這不是一件小事。”

  康太和沉聲問道。

  他與吐蕃人打交道是這些人裡面最少的,然而剛剛大斗拔谷一戰,他也看出來了吐蕃人的兇狠無畏,裝備精良。

  “這個簡單。”

  方重勇對王忠嗣吩咐了一番,後者立刻讓親兵拿來了一個裝水的碟子,裡面豎著一根很短的蠟燭,另外還有一個茶杯,可以倒扣在碟子上。

  水的顏色因為加入了墨汁,而呈現淡黑色。

  東西都齊了,方重勇將其放在崔希逸面前的桌案上,然後隨手把茶杯倒扣在碟子上,又將茶杯拿起,對眾人說道:

  “你們看,這東西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對吧?”

  “開始吧,我們都看到了。”

  崔希逸饒有興致的說道。他也很想知道,方重勇要搞出什麼名堂來。

  一個河西節度府的僚佐過來點燃了蠟燭,方重勇輕輕的將茶杯倒扣在碟子上,然後靜靜等待著。

  很快,令人駭然的一幕出現了,碟子裡面的水,竟然被吸入到倒扣的茶杯裡面去了!沒有藉助任何外力!

  “這……”

  王忠嗣等人都圍攏過來,等著倒扣著的茶杯裡面的水落下。然而他們等了半天,也沒看到想象中的這一幕出現。

  “水被吸入到茶杯裡了?”

  崔希逸疑惑問道。

  “對,因為蠟燭燃燒會消耗陽氣。陽氣沒有了,自然需要一些東西來填補,於是水就進去了。”

  方重勇打了個哈欠說道,他不敢解釋得太複雜,只能說最簡單的概念。

  不過他雖然沒提什麼叫“大氣壓強”,但在場的沒有一個蠢人,很快便理解了方重勇這個小實驗的“言外之意”。

  碟子裡的水並不是被“吸”到杯子裡的,而是被外界看不見的“壓力”給壓進去的。之所以會有這個力量,是因為杯子裡的陽氣被消耗了,原有氣體的空間就要被壓縮。

  現在面前的是茶杯和蠟燭,如果把這些換成人的肺會怎麼樣?誰還敢說自己強無敵?

  崔希逸等人感覺到一陣陣莫名的寒意。吐蕃人“看不見的幫手”,今天算是被方重勇給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