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24章 紙上談兵


                 張氏宅院大堂內,那些本地顯赫一時的豪強大戶們,全都面露驚駭之色,聽著方來鵲將一條又一條吐蕃軍軍法背出。

  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吐蕃那邊的軍法是怎樣的,這些都是軍事機密,但是唐軍這邊的軍法,他們卻是知之甚詳。

  畢竟家中子弟從軍者比比皆是。

  兩部軍法,有共通之處,甚至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總之,方來鵲背出來的東西,絕不可能是胡編亂造的。

  這麼說來,方重勇剛才那番話,便有了幾分可信度了!

  隨從都能背出吐蕃軍法的人,那能是簡單角色麼?這是一個很容易便能作出的判斷。

  “好了,可以了。”

  方重勇一抬手,示意方來鵲閉嘴。背書背得正起勁的方來鵲瞬間不說了,非常聽話。

  現在這位“人形背書機”,已經成了大堂內最靚的仔,搶了自己的風頭。

  當然了,光這點東西,還無法讓本地大戶們信服。凡事有備則無患,為了自救,方重勇可是有很多準備的。

  他可不是坐以待斃,等待救援的那種人。

  “方使君這位隨從,可真是天賦異稟啊。”

  張悛面帶微笑說道,似乎並不想入套。

  他的言外之意也很明顯了,方來鵲這個隨從確實在背書上有幾把刷子,也證明方重勇和他父親方有德一樣,並非常人。

  但也不能證明方重勇料事如神啊!

  特別是吐蕃這件事上,誰敢說吐蕃要攻沙州啊,現在可是春季,吐蕃人要忙著耕種與放牧呢!

  “嚴莊,把地圖展開,給諸位看一看。”

  方重勇面無表情對嚴莊吩咐道,此刻身上官威盡顯。本地大戶們見狀,都不敢如張悛一般開口質疑了。

  嚴莊吩咐這裡的下僕拿來一個架子,隨即將事先準備好的河西地區地圖掛了上去。這張地圖並無甚稀奇,乃是商賈們來往絲綢之路上必備的那種。只是很多地方都被方重勇標註了,包括唐軍各軍據點在上面都有註釋。

  “吐蕃人一直想斬斷我大唐與西域之間的聯繫,所以之前,他們一直把目光聚集在涼州。

  只是,涼州有兵力雄厚的赤水軍,又挨著隴右節度使的防區,隨時都可以得到數萬人規模的增援,所以吐蕃人並不方便動手。

  上一次,他們便是從冥水(疏勒河)北上,攻克了瓜州,並毀壞了瓜州的城牆。當時河西五州險些要丟掉四個,只是後來因為我大唐邊軍將士奮勇殺敵,才讓吐蕃人沒有得逞。

  這一次,建康軍已經被調動到涼州的大斗拔谷一線,墨離軍的駐地離瓜州較遠,離敦煌更遠。

  若是這次吐蕃人沿著甘泉水(即黨河)北上襲擊敦煌,又以一軍佯攻大斗拔谷拖住涼州那邊的援軍,諸位以為應該如何應對?”

  方重勇說完,在場眾人皆勃然變色。

  這個戰術一點都不稀奇,因為吐蕃人在開元中期的時候便用過這一招,而且頗有戰果!這個打法的唯一缺陷,就是這兩條路,不方便十萬規模以上的大軍屯紮與行軍。

  只能奇襲,不能穩步推進。

  但好處就是,一旦得手,只要能拿下瓜州或者沙州中的任意一個或者兩個全部拿下,便能徹底打亂唐軍的部署!

  使得唐軍的兵力調度,在吐蕃人的“指揮”當中。

  當年,正是時任建康軍軍使,現在已經貴為左相的張守珪,使出了“空城計改良版”反殺,才為後續唐軍爭取了增援時間。

  要不然,誰也說不好當時河西走廊的情況會惡化到什麼程度。最差,大唐會失去除了涼州以外,西部的所有地盤。

  不過這一次如果真要動手,吐蕃人大概率不會中計,絕對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吐蕃人這麼玩,確實風險很大,一旦戰局失利,想把隊伍撤回來都很難。

  只是一旦吐蕃人得手,他們所獲得的戰略利益,那會大到不可想象。

  “方使君之言,確實有幾分道理。”

  作為本地大戶中的領頭人,張悛微微點頭說道。

  “諸位,現在情形如何,本官也不贅言了,你們覺得要怎麼辦呢?”

  方重勇面色凝重問道。

  嘿嘿,剛才一番說道,差點把他自己也忽悠瘸了,他越說越感覺吐蕃人會這麼辦。

  不過山川地形並不會全部在地圖上顯現出來。吐蕃人要這麼襲擊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需要翻過雪山,穿越沙漠,輕裝而來。

  他們哪有這種本事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讚歎自己機智過人,話術無敵!

  “吐蕃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各家在城外的存糧也不安全。不如,就暫存羅城內的義倉,由豆盧軍這邊保管吧。

  吐蕃人若是來襲,這些便作為軍糧以供軍需。吐蕃人要是不來的話,這些糧食便作為義倉裡的平價糧用來抑平市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