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126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


                 關稅退稅,這個在外人看來不起眼的招數,實則大有文章。

  按照方重勇的設想,從西域來的奢侈品只要進了敦煌,那不狠狠宰一筆,簡直對不起奢侈無度的基哥,對不起眾多揮霍無度的長安權貴們。

  但是這樣竭澤而漁的套路,其實弊端也很大,並不是方重勇的初衷。

  細水長流才是王道嘛,吃相不能太難看了。把西域胡商們壓迫得太狠了,那幫人就會倒向吐蕃,這樣做就是掀桌子,會適得其反。

  在賺錢的同時,將這些西域胡人牢牢綁在大唐的戰車上,才是一個邊鎮刺史該辦的事情。

  所以重稅雖然是照收不誤的,不過呢,如果商人們能把糧食和布匹這種必要物資運到敦煌來,那麼就可以給他們“退稅”!根據商品種類的不同,退稅比例亦是不同。

  聯繫到沙州距離長安兩千裡以上,一來一回做一趟生意,起碼幾個月過去了。而且這幾個月當中,如果胡商們出意外了,那對不起,這筆稅款就自動充公了。

  因為退稅人和退稅文書必須一一對應,不可由他人代勞。

  而且就算商人們最後拿到退稅,方重勇也完全不虧。在這幾個月時間裡,稅款可都是存留在沙州府衙,可以任意使用的。

  只要進關出關的貨物絡繹不絕,不因為戰亂而中斷,那麼這筆“浮在空中”的稅款累積起來,就是一筆數目極為龐大的橫財!足以解決敦煌本地日積月累下的財政困難問題。

  至於這些為什麼要跟張悛說,那是因為,這些政策如果沒有本地漢人豪強們的支持,根本難以順利推行下去。紙上的政策終究是隻是一紙空文,執行的力量,才是政策成功的關鍵所在。

  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終究無法在政務上有所建樹。

  “敦煌大戶,有守土之功。府衙對你們給予一些優惠,也是應有之事。

  張員外可以把本地大戶們召集起來,府衙打算給你們定一下每年可以減免稅負的稅額。這樣你們平日裡不好做的生意,也會變得好做了。”

  方重勇意味深長的暗示道。

  什麼叫生意好做?有省錢的渠道優勢,生意自然就好做,這種事情懂的都懂,無需贅言。

  張悛面帶思索之色,微微點頭,大體上聽明白了方重勇的意思。

  以前西域到敦煌這邊的商路,是粟特人合夥起來把持壟斷了定價權,本地漢人豪強在這裡插不進手,源頭那邊就沒有合作伙伴。

  而現在,有了官府特批的“免稅額度”,那麼本地漢人豪強在西域商路上也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可以跟粟特人分庭抗禮了。

  這幫本地豪強不缺地也不缺部曲武裝,差的不就是這個麼?

  至於由此造成的弊端,方重勇覺得……他又不是大唐的皇帝,他又不是基哥!四年任期到了,拍拍屁股走人就行了。哪裡能想得那麼遠。現在能幫沙州府衙解決軍隊和官府的財政問題,就是大功一件,哪裡能考慮多年以後的事情!

  以後的事情就只能以後再說!

  “使君之策,可謂是深謀遠慮。只是,這些事情,事關重大,某不敢一人決定,能不能這樣。”

  張悛稍稍遲疑後繼續問道:

  “三日之後,請使君來此一敘,到時候敦煌本地大戶都會來這裡。某今日便將使君要推行的法令給他們都看一看,讓他們也權衡一番。

  某個人以為,大體不差,應無大礙。”

  張悛微笑點頭,對方重勇深感佩服。除了“後生可畏”四個字以外,他再也沒有其他詞來形容對方了。

  反正他十來歲的時候,是沒這種本事的。

  “方節帥雖然被貶嶺南為節度使,但相信起復只是遲早而已。方使君也不必太過憂慮。作為同鄉的我們,都會站在方使君這邊的。”

  張悛寬慰方重勇說道。

  嗯?渣爹被貶官了?

  方重勇心中一驚,這個消息他也是現在才得知,隨即面上不動聲色打哈哈說道:

  “那是自然,本官也是祖籍敦煌,雖然並不是在這裡出生,但哪裡還捨得這故鄉情啊。

  一切就麻煩張員外了。某公務在身,還要早些回去,這便告辭了。”

  方重勇對著張悛深深一拜,隨即起身便走。

  渣爹被貶嶺南,這踏馬玩笑開大了。方重勇決定回去以後讓嚴莊去打聽一下消息,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千萬別壞了他在沙州的大事才好。

  ……

  初夏夜晚,天上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銀色的月光灑在缺月形狀的藥泉上,看上去波光粼粼,顯得瑰麗而神秘。方重勇一個人坐在停泊著幾艘遊船的棧橋邊上,靜靜思考著自穿越到大唐以來的一系列問題。

  嚴莊已經在羅城內打聽到了,今年春天的時候,靈州城內確實發生了一系列的大事。

  天子李隆基與草原鐵勒諸部會盟立碑,十分成功。

  然而會盟結束後,因為身邊一個女道士的意外死亡,天子將幽州節度使方有德調到了嶺南,擔任嶺南五府經略使,與節度使職權基本一樣,只是叫法略有差別。

  同時倒黴的還有朔方節度使張齊丘,他被調到了河東一箇中下州擔任刺史。

  至於被牽連的將領更是一大堆人。

  嚴莊還打聽到了一個小道消息,那個死了的女道士,叫……楊玉環,是壽王的前妻,也是李隆基的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