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08章 神策十二都

  “其實吧……算了。”

  方重勇本來想告訴鄭叔清一個殘酷的事實,不過想想這位鄭御史現在估計正沉浸在“捨己奉公”、“為國為民”的情緒當中,實在是不忍心打斷對方的幻想。

  “哼,你肯定是想說,這種事情,某做了對自己沒好處是吧。”

  鄭叔清冷哼一聲說道。

  “呃,不是的。”

  方重勇欲言又止。

  “那是什麼?”

  “長安好多權貴家中,其實都藏了很多好錢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鄭御史將造劣錢的人都殺了,必然導致長安市面上流通的錢幣更少。如果某是那些人,則會趁著別人沒有反應過來,大量的收好錢,讓市面上的錢變得更少,同時悄悄把手裡的劣錢放出來。

  讓劣錢變得跟以前的好錢一樣用。

  等風頭一過,他們再繼續把好錢熔鍊鑄造劣錢,繼續興風作浪,最後鄭御史實際上是白忙活了。最多,把燒木炭的大戶幹掉了,能把木炭的價格降一些,但打擊私錢鑄造是絕無可能的。

  某敢肯定,明年的時候,私錢鑄造一定會更加猖獗,明年冬天,鄭御史打算怎麼辦呢?”

  方重勇慢悠悠的反問道。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波打擊私鑄,會造成短期內物價下跌。但手裡有好錢也有劣錢的權貴們,會一邊通過悄悄收集好錢放出劣錢替換,一邊用劣錢去收購物資來彌補損失,他們是雙倍的快樂。

  這樣,總體上可以保證市價沒有大的波動,甚至普通人都難以察覺。

  雖然通貨膨脹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普通人的信息渠道與反應速度,絕對比權貴們要慢得多。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這一波“調控”已經走到了結尾,市面上更多的好錢掉進了權貴們的口袋,而劣錢的佔比,一定會比打擊私鑄以前更大!

  換句話說,雖然市場物價或許還是一樣的,但市場規模卻變小了,物資更加集中在了權貴們手裡,沒有放出來在市面上流通。

  鄭叔清雖然打擊了私鑄,減少了市面上銅錢的流通規模,但也只是讓市場規模更小,並沒有實質性的降低物價。甚至,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百姓都會因為漲漲跌跌而倒大黴。

  當然了,冶煉是燒炭的大戶,燒一爐子的銅錢,基本上就要消耗掉三十到五十份等重量的木柴!鄭叔清讓這個冬天“清靜”一下,多少還是可以把木柴木炭的價格打掉一些的。

  但也僅限於此了。

  “你是說,某殺這麼多人,實際上……也沒什麼大用,只是飲鴆止渴?”

  鄭叔清一臉震驚反問道。

  “雖然某不想這麼說,但是……確實是這樣的。”

  方重勇木然點頭說道。

  他前世的理解是,唐代的市場,就流通唐代的銅錢。但到這裡之後卻發現,居然連南陳“叉腰錢”,在長安都是流通無礙的!

  他前世的時候,做假鈔的人慢慢沒什麼前途了,那是因為假鈔在市面上流通屬於“見光死”的行列。但是大唐的情況不同,私鑄的銅錢,也是“真錢”,甚至可以替代唐代官府流通的銅錢,只要市面上沒有官府的“開元通寶”,那就沒什麼大問題。

  這便導致瞭如今市場的混亂。

  權貴們哪怕什麼都不做,只要在“好錢”“劣錢”“絹帛”“民生物資”這四樣東西當中,利用信息優勢來回倒騰,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更何況,這些人還“出千”,還私鑄銅錢,還利用官面上的權力強買強賣。

  鄭叔清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事後只會引起更大的反彈,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了。

  “原來,只是白忙了一場啊。”

  鄭叔清無力的坐在桌案前,長長的嘆了口氣。

  “也不算吧白忙,起碼,鄭御史的職位大概是保住了,木炭的價格也會降一些,怎麼是白忙了呢?”

  方重勇忍不住揶揄了一句。

  “好吧。”

  鄭叔清被他打擊了一番,情緒低落不想說話了。

  他以為這次能拿滿分,最後卻只是勉強及格。任何人受到這樣的打擊,都會遭受不住的。

  ……

  這一夜,長安死了很多人,其中不少人,表面上看是無辜的。

  方重勇原以為這只是個開始,沒想到的是,一輪又一輪的清算,整整持續了十天!每一天夜裡,很多長安百姓都能聽到某一坊某一戶當中,傳來震天的哭喊聲。

  後來,根據金吾衛自己的統計,十日之內,共有兩千多人被殺,下獄、流放、被貶為奴的就更多了。

  大概是聽了方重勇的那一番話,鄭叔清認為,多打擊一下私鑄,權貴們搞事情的能力就會下降,所以下手也是格外的狠。好多隻是打造了鑄造工具,購買了銅料,但尚未開始開始私鑄銅錢的人,也倒了大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