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08章 神策十二都

  一番操作之下,“鄭狗官”的綽號已經成為了老黃曆。如今,長安坊間送了鄭叔清一個新綽號:鄭閻王。

  打擊私鑄的效果很明顯,木炭的價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聽從方重勇的建議,鄭叔清下令在京城郊外設立“木炭倉”,平價收木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權貴們低價收木炭,再囤積居奇倒賣的行為。

  然而也僅限於此了,長安城內的木柴價格暴跌,但木炭價格只是稍有下跌,普通官員還是買不起炭,越來越多的樵夫加入燒炭的行列。“賣炭翁”變成了“賣炭郎”,成為今年長安冬季的緊俏職業。

  好像一切都改變了,又好像什麼也沒改變。

  這天正值三九嚴冬,龍武軍大將軍方有德,向大唐天子李隆基獻上了一份“軍改”的方案。

  這份軍改,主要是針對的北衙禁軍,而南衙諸軍如何,方有德一個字也沒有提。

  基哥在看了這份軍改方案後,什麼評價也沒有,至少是沒有對外臣提起過這一茬。但他卻把“編練新軍”的任務交給了方有德,實際上等於是認同了這份“軍改方案”,至少是認同了其中一部分。

  天寶五年冬,大唐天子李隆基,下令在長安郊外設立大營編練新禁軍,由龍武軍大將軍方有德主持招募人員及訓練軍士。

  而新禁軍的番號,就叫:

  神策軍!

  這支新軍,計劃招募三萬人,十二個軍。分為左右兩廂,一廂六個軍,每個軍兩千五百人。

  明面上最大的改變,是將原本唐軍基層單位“十進制”,改為了基層單位“五進制”,並且不再像從前一樣執行任務時隨意將士兵安排。

  最小的單位是一隊五人。一旦編組,只要隊員沒有陣亡與退役,那便不再將其打散重編。每次行軍打仗,以“隊”為單位調動,在一軍當中可以隨意組合,並不侷限於所在序列。

  方有德又對李隆基諫言:這支軍隊的作戰單位是“軍”,容易與現有邊軍的“軍”混淆,兩者在性質與規模上都沒有共通之處。

  因此建議將“軍”改為“都”。

  具體的編制是:神策軍主將為大將軍,麾下分左右兩廂,一廂一萬五千人,設主將一名;

  每一廂下轄六個“都”,每一“都”兩千五百人,設指揮使一名;

  每一“都”下轄十個營,一個營兩百五十人,設營主一名;

  每一營下轄五個火,每個火五十人,設火長一名。

  一火十隊,一隊五人,設隊正一名。

  每一隊日常共同行動不分開,每一火吃飯時用一個灶,每一營無論是行軍紮營還是宿衛都住在一起,每一“都”共用一個花名冊,集體獎勵共同發放。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士兵被分到了某一隊,只要他不死,那麼他跟同一隊中的其他士卒,基本上就是生死兄弟。但不同隊之間的士卒,很可能感情很淡漠。

  從士兵數量上看,神策軍和龍武軍不相上下,看起來像是在為替代龍武軍做準備。

  但是單看編制,似乎有“精細化”的趨勢。

  將“營”級單位減小一半編制,能更加適應宿衛長安的需求。並且不再有“行軍編制”與“作戰編制”之分,權責更加明晰。

  而且方有德還淡化左右“廂”這一級的權力,只保留它們的行政權與管理權,剝奪了神策軍大將軍的調兵權。

  也就是說,平日裡管理左右廂的神策軍將軍,哪怕想政變,也無法調動旗下六個“都”的兵馬。

  而每一“都”設指揮使,指揮使的權力比過往同級別軍官要高。只是他們雖然權重,但因為手下兵力的不足,也搞不出什麼大事來。

  ……

  “為什麼越看越像是聖鬥士和黃金十二宮呢?”

  自家書房裡,拿著方有德寫的“軍改方案”看了又看,方重勇喃喃自語的說道。

  “你就說好不好吧。”

  方有德板著臉問道,忽略了方重勇說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話。

  “還行吧,不過就算神策軍編練起來了,就能保證他們不造反麼?”

  方重勇一臉疑惑問道。

  “起碼,比龍武軍強一些。龍武軍的編制天然就有問題,左右軍的大將軍權力太大。”

  方有德沉聲說道。

  “好吧,你開心就好吧。”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我去打烏朵去了,你慢慢忙。”

  這一章補昨天的,今天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