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22章 扁鵲見蔡桓公


                 唐代有法令,官員赴任的時候,在同一個驛站,最長不能停留三天。

  當然了,這是很寬鬆的規定,已經把官員上任時遊山玩水的時間算在裡面了,防的並不是耽誤時間故意不走,而是擔心很多小官在驛站混吃混喝,驛站的驛長驛卒們還不方便收拾他們。

  在比鬥過之後,方重勇就吩咐管崇嗣和何昌期,帶著幾個隨行的護衛,也就是之前在關中招募的幾個銀槍孝節軍士卒,到隴山周圍的山林裡面打獵,順便把裴秀這個棒槌也一起帶走了。

  而方重勇則是與岑參二人來到驛站客房內密談,商議大事。

  很多事情,何昌期這樣的丘八是不方便讓他們知道的,方重勇深知這幫人是什麼德行,口無遮攔只會壞事。

  “岑判官,麻煩你寫一封信,某有大用。”

  桌案前,方重勇一臉正色對岑參說道。

  “方御史請講。”

  岑參二話不說,直接鋪開大紙又研墨,拿起毛筆就準備開始寫了。

  一看這架勢就知道對方是老幕僚,方重勇微笑擺手道:“岑判官別緊張嘛,某知道你曾經在安西都護府擔任非流官多年,對於這些雜務很熟悉,不過倒是不急於這片刻之間,聽某把事情說一說,你再寫也不遲。”

  岑參連忙將毛筆放下,方重勇又叫來驛卒,上了一壺驛站內常見的綠蟻濁酒,二人邊煮酒邊閒聊。不格小說網

  方重勇不僅給了酒錢,還給了驛卒“小費”打賞,一點官架子都沒有。

  “安人軍的事情,若是走正常渠道,那肯定是解決不了的。其實聖人對隴右的事情,心中也不是完全沒譜。

  並不存在百官矇蔽聖人之類的事情。”

  方重勇輕嘆一聲說道。

  他從“梨園射姬”項目的方方面面,就感受到了基哥的難處。簡單概括就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基哥的問題在於攤子鋪得太大,已經收不住了。

  其實宮廷的花費,真正花到基哥本人頭上的又能有多少呢?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比說方重勇前世的史學家們,老是批判基哥給楊玉環吃荔枝勞民傷財,要用驛站驛馬,不遠萬里來運送荔枝。

  但實際上,這種事情從先秦開始就不是什麼特例了,當時的貴族們醉生夢死,比驛馬送荔枝厲害多了。

  而且把運送荔枝的整體費用全算上,對於基哥來說,吃荔枝也吃不了幾個錢。

  唐代以後的士大夫階層要把皇權“關進籠子”裡面,那自然會在某些方面突出一下,以說明國家滅亡都是昏君無道導致的。

  就好像安史之亂是吃荔枝吃出來的一樣。

  實際上,方重勇以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來判斷,貴族階層的耗費,其大頭在於“排場”,而不在於基哥本人的花費。

  長安各個宮殿內的宮女和宦官們,每天從指甲縫裡面掉一粒米飯,彙集起來扔給基哥吃,都能把基哥吃出胰腺癌來!

  長安乃至關中地區最大的耗費,就是宗室與貴族們,也包括官僚集團,為了維持他們覺得“應該有”的體面,養了很多“不該養”的人。

  這樣不事生產的人,幾乎佔到了長安總人口的15%以上,有二三十萬人之多!

  某種程度可以看做是方重勇前世的“第三產業”。

  基哥確實知道前線軍餉不是那麼充足。

  但怎麼說呢,現在隴右沒打仗,那可不就能省就省唄。

  這一點方重勇看出來了,基哥也知道,兵部的官員,御史臺的官員,多半也知道。

  這麼嚴重的問題,為什麼沒人提呢?

  因為根據“誰提問誰解決”的原則,有個變不出錢來的朝廷,裡面做官的中樞官員們,對這些問題也只能裝聾作啞。

  府兵改募兵,府兵番上改為長征健兒,代價就是海量軍費,這一點沒法避免。

  現在大唐邊境總體比較平靜,只是幽州契丹那邊因為安祿山的折騰鬧得比較厲害,所以軍費自然是以幽州那邊為最優先選項。

  此外裁汰龍武軍,新建神策十二軍,沒有一處是不要用錢的。

  給誰又不給誰,都得看邊軍跟朝廷大員的關係如何,在邊鎮防禦體系中的優先級如何。

  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

  哥舒翰派管崇嗣來長安拜碼頭,說明他是個聰明人。但知道路在哪裡,並不意味著就能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哥舒翰拜碼頭無門,就是個典型的失敗案例。

  方重勇對岑參說這番話的時候,心中也是充滿了無奈。

  “確實如此,安西都護府那邊,其實也都是靠著西域那邊……”

  岑參想說“走私”二字,卻是被方重勇抬手製止了。

  “這次呢,伱寫一封信,嗯,就給我父親吧。直接給聖人效果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