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70章 英雄所見略同

  在西域絲綢不愁銷路,利潤也高,顯然比銅錢更受歡迎。

  但在長安、洛陽、揚州等地,其實絲綢絹帛等物,並不是受商家歡迎的硬通貨。這些商人是實在沒有辦法,被法律逼迫著,才不情不願收絹帛的。

  因為絹帛畢竟是實物,不像是大明時的寶鈔一樣,本身沒有任何使用價值。

  所以絹帛這玩意哪怕商人們再不喜歡,最終還是因為各種原因妥協了。

  其實想想也能明白,普通百姓家中,哪怕是略有錢財的人,也不可能經常換衣服穿。能經常換衣服的家庭,那都是非富即貴的,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比例並不高。

  布料跟糧食這種硬需求的東西還是稍有不同的。

  少吃一頓飯渾身難受,少一套衣服穿,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大。古人穿衣服向來節儉嘛,不是有句話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嘛。

  這說明他們換衣服其實沒有換得那麼勤快。

  絹帛雖然是有實用價值的,但它的社會需求並沒有那麼旺盛,屬於是一種“滯銷必須品”。只在一些邊鎮地方(如河西),對那些外族有很強的吸引力。

  隨著大唐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上絹帛的總量,一直在穩步提升,遠遠超過了社會消費速度。

  大量絹帛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作為貨幣被囤積到了商人們手中,堆在倉庫裡發黴。

  而且由於大唐的“祖宗之法”沒有改變,租庸調本身也會天然產生布料與絲綢。

  這些絲綢與布料,同樣通過官員的俸祿、賞賜等渠道進入社會層面參與流通。

  諸多因素疊加,導致百姓手中的絹帛,其實是在不斷貶值的。而且布料存放時間久了還會折舊,交易的時候還可能因為汙損被拒收,且布匹還有不易分割,強行分割後,價值會暴跌等等不利因素。

  找到一種代替絹帛的貨幣,這個迫切需求其實已經困擾了大唐君臣很多年。

  雖然基哥吵著要推行交子,但李林甫是右相,他不是混日子的,心中的顧慮非常多。

  印交子的風險太大了!以前沒有前例!

  而且聖人要得太急了,沒有任何緩衝時間!

  一旦出事,那就會鬧出大亂子。

  在李林甫看來,這些政策就應該緩緩推進,徐徐圖之!

  “交子,交子,世上怎麼可能會有一張紙就能當錢用呢……”

  李林甫將手放到背後,看著遠處豔陽之下,樹枝吐出了嫩芽,充滿了生機。

  此刻李林甫像是要為一件難以決斷的大事拍板一樣。

  發行交子,滿意的是皇帝,不滿的是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強,其中就包括關隴世家的一些人。以及這些人支持的部分官僚。

  就算這些人暫時沒有回過味來,也遲早也會明白這交子的厲害之處在哪裡。到時候還是一陣腥風血雨。

  國家若是掌控了無限發行貨幣的能力,那麼便斬斷了地方豪強私鑄銅錢的路子。

  因為無論私鑄成本多麼低,也不可能比印刷交子更低!

  囤積居奇操控糧價,收集好錢埋起來操控“錢價”。這一類操作在交子的支配下,也很難玩得好了。

  能無限印刷的交子,就是對付這些小手段的利器!

  李林甫已經想象出交子若是在大唐鋪開,會遇到多大的阻力了。

  到時候官府在經濟層面對於國家運行的掌控力,將會大大加強。除了腦子裡少了一千多年的見識以外,方重勇當初考慮過的事情,李林甫同樣也都考慮過了。很多還得到了與之相似的答案。

  總結一下就是,他這個大唐右相夾在皇帝與權貴之間,裡外不是人。

  要如何解套呢?

  正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視線。李林甫看到對方正朝著自己走來,連忙上前行禮道:“高將軍怎麼親自到某府上,可是聖人之命麼?”

  “早上方國忠已到長安,與聖人相談甚歡。

  現在聖人請右相去花萼相輝樓商議國事,右相隨某來吧。”

  高力士面帶微笑說道。

  “交子之策乃是方國忠所提,由他出面主持鋪開交子這件事正合適。”

  李林甫不動聲色的甩鍋說道。

  聽到這話高力士一愣,隨即意味深長笑道:“右相倒是與方國忠英雄所見略同。他一見面就推薦由右相全力主持此事,還說在這件事上,大唐無人可以代替右相。你們倒是想到一起去了。”

  “那本相倒要好好瞧瞧了。”

  李林甫不以為意笑道,眼中有一絲惱怒閃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