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狸 作品

第 121 章 逃到林裡的可憐皇帝(26)





他們不是不相信會發生水災,也不是覺得自己命大,他們是要見遠侯王,沈少聿見過他們領頭的人,是個老者,老者打開天窗向沈少聿提要求,他們要知道遠侯王的下落,一天不知道,一天就不搬。




遠侯王祖籍是慶陽,他當年入官進朝之後也沒忘本,隔些時候就會回去,那年的慶陽水災他出錢又出力,幾乎把家底全都掏空了,只有長了眼睛沒瞎就能看見他對慶陽百姓的付出。




但這麼一位肱骨權臣,在於膠憐上位之時突然就被判了重罪,直到現在都下落不明。




沈少聿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明天就啟程回京找遠侯王。




慶陽水災的事迫在眉睫,沈少聿和應相思回宮之後眼睛都沒合,他們派人去找,先去遠王府找,再寫封信到邊關問問遠侯王有沒有被流放在外。




此時,沈少聿和應相思剛從遠王府出來,他們站在府外看著外面的雨一言不發,應相思先懶洋洋地掀開簾子上了馬車。




沈少聿隨後,他坐上車墊,便聽到對面的應相思問他:“你還在想去找於膠憐,讓他告訴你遠侯王的下落?”




沈少聿頓了頓,膝蓋上方的手指捉緊,他垂下眼睫沒有說話,應相思猜的沒錯,但他和於膠憐已經好幾天沒見過面了。




“他自己罰的人,他不會告訴你,”應相思靠著馬車目光落在窗外,表情也懶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他手指輕叩車座,“於膠憐會把遠侯王藏到什麼地方呢?”




車內陷入了安靜,沈少聿沒有回答應相思,如果他們能猜到,就不會出現這幾天的奔波,遠侯王也不會這幾年都杳無音信。




馬車顛簸晃盪半柱香時間,車內忽然響起了聲音,是應相思的隨身暗衛:“右相,我記得先皇在世時曾要給皇上賜一座寢殿,因為皇上不喜歡,這事就作罷,那間寢殿到現在還是空著,沒有人進去過。”




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出了複雜的色彩。




馬車停下來,應相思和沈少聿出示令牌進了宮




,他們大步走向那間荒蕪破敗、裡面絕對不可能有人住的寢殿。




門上了鎖,應相思微微撤開,身旁的暗衛上前一腳踹開了寢殿。




大門打開之後,所有人都聞到一股刺鼻臭味,是從地上的黑黃汙跡散發出來的,只要有腦子,都知道那些是什麼東西。




應相思只表情變了一瞬便朝裡面看去,地上有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面黃肌瘦,眼下發青,顴骨旁邊沒有肉,是向裡面凹陷的,不知道多久沒吃過一頓好飯好肉,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老人被摧殘得沒了人樣,面相也變了,但從一些特徵中仍能辨出他從前的模樣。




應相思沉聲叫:“遠侯王。”




被稱作遠侯王老人動了動。




他動不是因為別人叫他,事實上,他已經很久沒聽過這個稱呼了,他回頭單純是因為聽見了聲音。




老人緩慢回頭看向門口的幾人,似乎有些茫然,也似乎有些瑟縮,許久之後,他長大了嘴巴呃呃兩聲,渙散暗淡的眼中終於有了一些光芒。




……




宋吟在屋裡待著暖了一下午,看了好幾個話本,天都黑了,他感覺有些無聊,就站起身往義莊那邊走,打算看看蘭濯池在做什麼。




哪怕是下雨,義莊裡也有客人,都是這旁邊住得比較近的。義莊除了辦喪禮撈屍還往外賣辟邪的一些手串,經常有些心懷不軌打著買東西的幌子故意上門來找蘭濯池的人,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以前於膠憐也是其中的一員,一來就要買下蘭濯池所有手串,活活要用錢砸死人的派頭。




蘭濯池正在應付一個婦女,嘴角微微勾著,眼睛卻沒看對方,垂眼捉著手中的木材,用堅硬的小刀挑上面的木屑,手指修長如竹,挑個木屑都有種別樣的味。




他本就心思不在對面的人身上,所以於膠憐一在門口探出腦袋,他就看到了,唇角微斂看過去,眼神全放在了那人身上。




宋吟出門時用帕巾把臉上的炭灰擦掉了,臉頰光嫩白滑,杵在那很難不看到,他見蘭濯池正和人說著話,挺忙,就準備重新回屋了。




就在這時候,身邊越過兩個人,蘭濯池正好把那婦女打發了大步走過來,他一手拉住於膠憐,餘光卻微微分過去一些:“楊夫人。”




宋吟聽到這個稱呼,也沒顧上來扒拉開蘭濯池的手,第一時間就朝身邊看過去。




那兩人是楊繼晁的夫人和堂弟。




楊夫人比上回來要清瘦了許多,本來豐腴的兩邊臉頰也往裡陷了陷,眼下發青眼中泛紅,一看就知道這些天哭過許多回,從頭到尾都透著萎靡不振。




堂弟要比她精神頭好一些,但這幾天楊家籠罩著陰霾,他受感染也沒好到哪去,楊夫人被他攙扶著往進走,看到宋吟之後,她驚訝地做出皇上的口型。




下一刻就想起這是在外面,義莊裡還有別人,於是及時拿帕絹捂住嘴巴。




義莊大堂不適合談話,蘭濯池把小徒弟叫過去迎客,他帶兩人去了旁側的小屋子裡,點




了油燈燒了炭火盆,和幾人一起坐下。




楊夫人先出聲打破這詭異的寂靜,她面朝宋吟,眼一紅就嘀嗒掉下來水,她在宋吟的注視中哽咽地說:“陛下上回讓我安心在家裡待著等消息便好,我原本是想好好待著的,實在是,實在是坐不住。”




楊夫人聲淚俱下:“我昨晚夢到了繼晁,他額頭全是血,肉也全是爛的,對我哭著說他死得好慘,還怪我沒陪他一起走……”




宋吟聽到這裡覺得勢頭不對,遞過去新的帕絹,安慰說:“夢和現實大都反著來,楊侍郎是想託夢讓夫人你好好生活,帶著他的份活下去。”




楊夫人用帕絹擦了擦潮溼的眼角,她低聲喃喃了一句我知道的,便望著虛空愣了愣神,似乎想到了從前溫情的回憶。




她作為武將的嫡女嫁到楊府中,性子急,和擅長講道理的楊繼晁總聊不到一塊去,從來都是楊繼晁遷就著她,楊繼晁早就成為他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能說沒就沒?




楊夫人唉聲嘆氣,她紅著眼眶對宋吟笑了笑:“讓陛下見笑了,其實我這一回來並不是要討說法,我昨晚夢到繼晁時忽然想起了一些事,便想趕來告訴蘭師傅。”




蘭濯池垂眼:“楊夫人直說。”




“我大概二十年前嫁入楊家的,”楊夫人喝了口茶讓嗓子沒再沙啞,捏緊帕絹,“那時楊繼晁剛做官沒多久,我想讓他仕途順利,就叫來了一個巫師,那巫師讓我們擺了一些能進財的物件,又叫我們養了些鳥雀。”




“繼晁給了他很多銀子,好吃好喝招待了他一頓,那巫師應該是報答,臨走之前忽然說繼晁四十二歲那年會有一大災,他會保住繼晁的魂魄,讓我到時候去找他,他說他可以和繼晁的魂魄對話。”




“我覺得他神神叨叨的是個騙子,假意答應了他,但轉頭就忘了。今年繼晁正好四十二,果真有了大禍,我想那個巫師會不會真的能……”